二月的杏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二章 冷眼,觀相識語,二月的杏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啥?他們必不可少?他們也很重要? 一時間,滿莊子裡的漢子震驚感動的同時、又是滿滿的自豪。瞧瞧人家寧少爺,就是聰明、會說話、明事理。 他們這麼辛苦為了什麼?是,他們是為了百姓、為了陛下、甚至為了那點子俸祿。可是,他們也是人,也需要別人的肯定,尤其還是這麼個現如今人人敬仰的人。今兒個寧少爺的話,可真正是撓到他們心裡去了。 所以說,為什麼說寧少爺是“仙童”下凡呢,人家這是站的高、看的深嘛!眾漢子心道。 李元寧實在沒想到自己的一番話竟然有這個效果,瞧瞧這眾位的神情,至於這麼吃驚?只是,想著這即將出發去楚州的行程,李元寧覺得這氣氛還是歡快點的好。 當即,拱了拱手,李元寧又對著大家道:“既然,大家都重要,那就別再拜了。不然,我這邊可是要還禮的,瞧著這麼多叔伯兄弟的,我這心裡可是怕啊!”說著話,李元寧假裝捂著胸口,為難地道:“一個個再還回去,我這腰怕也是要斷了。” “哈哈哈…”聞言,眾人大笑。笑聲中,有些嘴上沒忌諱的漢子還饒有興致地調侃道:“寧少爺,那腰可斷不得,以後要用呢!額……哈哈哈……” 李元寧“……!” 就在李元寧無語啊、又無奈於這些人的話語時,一邊明顯不理解剛剛那話什麼意思的柳青,忽然插嘴道:“腰?用什麼?” 聲音不大,但也足夠那些耳力都不錯的漢子們都聽清了。當下,鬨笑聲就更熱烈了。 此時的他們、終於覺得這個寧少爺根本不需要他們之前認為的那樣抬頭仰望,分明還是之前的那個孩子,親近的不得了的孩子、他們看著長大的孩子。 看著場中李元寧、輕而易舉地調動著眾人的氣氛,袁宿暗自感嘆這孩子聰慧過人之處時,又好奇這孩子這樣的本領是怎麼學會的。 想起前段時間,自己在京城時,袁目的那句“我沒有教他任何東西”的話,袁宿眯了眯眼睛,這孩子……不簡單啊! 相比較湖甯莊子上歡快的氣氛,此時的東陵朝堂上,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看著下面朝官們那如火如荼、你來我往、口若懸河的爭辯聲,高坐在金鑾御座上的瑾成帝、心裡卻沒有半點不滿。 想起自己昨天收到的西南密令,瑾成帝心裡算著時辰、眼睛更是不由自主地瞥向外面:如今的他,可是很期待接下來的發展呢! 雖說面上看不出身邊主子的任何情緒,但站在他身邊的李福卻知道:陛下很高興、非常高興。 也是,看了看下方那些神情激昂地說著什麼的眾位大臣,李福心道:瞧瞧你們,現在反對的有多激烈;等一下,那臉打的就有多疼吧! 想想這段時間,李福覺得自己的日子真是可以用舒心兩個字來形容。 怎麼能不舒心呢?因著這些日子西南接二連三的捷報,私下裡,自家主子的嘴就沒合攏過。 你說,他們這些做奴才的,這麼拼、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自家主子。主子一高興,他們自然舒心。 如今,李福真正算是知道了什麼叫“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想想三個月前,誰又在意過宜寧候府李家大房的那個孩子是誰呢? 可如今,你瞧瞧這孩子做的那些事,一件件、一樁樁,哪一樣能小覷了?如今,也就是許多人不知道那些事情中的主角到底是哪家的孩子。不然,聽聽外面那些關於這個孩子的傳說,李福都懷疑那些人會不會把這麼個十幾歲的孩子給供起來。還有,如今的京城裡,那些個生意好的酒樓裡,哪家說書的少得了關於那“小仙童”的傳說。 想起昨日收到的密報,李福直能感嘆這西南局勢的變化之神奇。 為什麼說是神奇呢?不說西南那原本堅不可摧、如今被擊的七零八落的局面。 單說密信中提及的因著前湖寧知府章耀文舉辦的宴會,九成原湖寧官員都被冰雹砸傷,致使皇帝這邊的人能夠無障礙地、及時填補各個空缺,李福就覺得不可思議。 想想那時候的場景,李福又有些想笑。作為伺候了陛下幾十年的老人,他是真的能理解、為什麼沉穩如自家陛下,也會有當場噴出茶水的那種失態之舉。 能不失態嗎?自己這邊還沒出手呢,敵對方就率先幹掉九成己方的人。 這麼大的一份貢獻,李福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若不是知道這個章耀文不是自己的人、也知道他那樣做只是為了和李廣德劃清界線、省的被拖累。李福都要懷疑章耀文是自己的人了。真是的,這一切來的匪夷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當然了,最不可思議的還在後面。不過幾天時間,爭議了這麼些年的順安馬場和西南邊軍終於再次回到陛下的手中。這真是多大的喜事啊! 想到這裡,李福覺得自己要不也去給那個李家小子立個牌坊、供起來了。太他孃的神了! 之前,陛下和他還在疑惑這時候的稻秧、割下來有個什麼用。如今,可都明白了。可就是明白了,他們才更覺得不可思議。這還是人嗎? 再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