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杏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變,觀相識語,二月的杏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411章 突變 隨著大雪的紛紛而至和漸漸落幕,東陵的百姓終於見識到了這位新任少年監正大人口中、那所謂百年難得一遇的暴雪了。 便以京城為例,暴雪恁是持續了整整兩天兩夜。放眼望去,大地一片蒼茫、全部籠罩在那厚厚的白雪之中。平日裡人頭攢動的大街小巷也因為這大雪的緣故,變得萬籟俱寂、渺無人煙,整個京城蕭索清冷的彷彿被按了暫停鍵一般。 便是一向勤於政務的瑾成帝,也不得不下令大雪期間、朝廷罷朝三日。 更別說東陵北部的一些地區,聽說暴雪竟然持續了整整五天五夜,雪深數米。整個大地茫茫一片白色,分不清哪裡是路、哪裡是河、哪裡是村舍。 所幸有李元寧的提前預警、瑾成帝的運籌帷幄,百姓們也是做足了準備,大多數人總算是有驚無險地度過了這百年難得一見的雪災。 尤其是隨著天氣的連日放晴,各地派遣官員陸陸續續地回京,人們對這一次暴雪有了更深刻認識的同時,對新任的監正大人也就越發地信服和敬重起來。 若非監正大人的警示,他們怕是根本就熬不過這次雪災。監正大人簡直就是上天派來拯救他們的神仙啊! 還有司天監的那些弟子,這一次他們跟著各部官員奔赴各地,除了是奉李元寧的命令出門採集資料外,更有著想親眼驗證、新任監正大人所有論斷是否屬實的私心。 一直以來,他們都知道袁家的秘法非天能者不能學一說,也認定這位新任的少年監正之所以被袁先生看中,除了多年相處的情分、血緣上的關係,更多的是因為這位少年監正天能卓絕的緣故。 大破西南的無回陣和納陰陣不是最好的說明嘛!這要擱一般人被困在納陰陣裡數天,早就魂飛魄散了。 對此,他們是既羨慕又嫉妒,但也只能無可奈何。如他們這樣天能先天缺失或者匱乏的人,怕是一輩子也只能這樣庸庸碌碌、寂寞無聞了吧! 可誰知如今,這位新任的監正大人卻告訴他們,沒有天能的他們也一樣可以憑著後天的學習和努力,掌握那些頂級的天象地質占卜問卦等相應的術法。 這樣的話簡直顛覆了他們以往的認知。 怎麼可能? 僅憑著那些單薄的資料和莫名其妙的推理,就可斷言東陵甚至整個大陸天下、那幅員萬里的天象、地理?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可等到這些人親眼見證了那如期而至的暴雪、及暴雪持續的時長,他們心中除了產生一種“透過那些資料和推理真的可以掌控萬里疆土的氣象”的震驚和複雜;也有著自己有一天真的可以學習掌握這樣術法的喜悅和嚮往;更有著對李元寧的無限敬佩和誠服——新任的監正大人真乃神人也! 至此,司天監上下全員一心、唯李元寧是從。便是丁華也歇了之前的心思,絕對的實力和能力面前,一切的心機和謀算都顯得那麼不堪一擊。 他與這位新任監正大人,雲泥之別,憑什麼再爭?又如何相爭? 至於從他國趕來的那些學者,更是震驚且臣服於李元寧的能力之下。 這位新任的監正大人雖然年紀輕輕,但委實神通廣大,尤其對方還這般毫無保留地傳授自己那樣的秘法。他們是哪裡也不去,就待在東陵的司天監了! 與此同時,李元寧在百姓們和司天監一眾人的心裡、口中,也不再是那個不足弱冠的李家四公子和少年監正,而是監正大人。 彷彿只有這種脫離了年齡和家世的稱呼,方才能表達一下他們對司天監這位新掌舵人的感激和尊重。 一時間,因著這樣那樣的原因,剛剛經歷了一場特大雪災的京城百姓很是迅速地恢復了心態的同時,還很積極地準備起即將到來的年關。 與之相應的,整個京城之中,半點不見暴風雪侵蝕後的頹然和蕭條不說,各大街道中,到處都是鱗次櫛比的商鋪,粼粼而來的車馬,迎來送往的行客、川流不息的行人;甚至城外原本那些相對比較安靜的郊區,此時也都人頭攢動:有挑擔趕路的,有駕牛車送貨的,有趕著毛驢拉貨車的,有駐足欣賞汴河風景的……到處都是一派生機勃勃、熱鬧非凡的景象。 而就在京中人人感念李元寧的恩德,極力處理雪災遺留的問題、並積極忙碌著籌備新年的時候,京中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懸置在皇宮正德門外、多年沒有動靜的“登聞鼓”被人敲響了。 這…是又發生了什麼大事? 剛剛災後餘生的百姓們立刻發出了這樣的疑惑。 要知道這登聞鼓乃是開國之初,高祖皇帝為穩定局勢和收攏民心而設立在宮門口、用於直接向天子稟報突發性軍國要事和申訴大貪大惡之奇冤慘案的大鼓。 因其涉及事件及案件的嚴重性,民間甚至有“登聞鼓響、大事出”一說。 只是隨著東陵政局和朝堂政權的逐漸穩定及完善,透過登聞鼓來稟報事情或者上呈冤情的案例倒是越來越少了。 而上一次登聞鼓被敲響的時間還是十年前,先帝忽然駕崩、北齊欺他們東陵新帝登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老六登場,眾禽麻了

月下拾慄

回到過去

煙雲鶴舞

星過狼群

叫洛林的大灰狼

逼我當皇帝是吧

張龍虎

影后她又剛又颯

歸小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