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杏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五章 震驚,觀相識語,二月的杏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394章 震驚 當然,忐忑不安、心有憤恨的也不在少數,尤其是少監丁華。 所謂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身處這浮華的人世,又有誰不渴望那高處的風景。 從來世人只知司天監有袁目,卻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根本不知道他們這些人當年也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才能卓絕之輩。 是以,在袁目沉寂的十餘年裡,司天監少監之一的丁華和一些人逐漸開始有了自己的心思。 袁目已經廢了,袁家也似乎後繼無人,難道司天監數年的基業就要隨著袁家的落幕、而跟著衰落下去嗎? 難道他們真的就要這樣默默無聞地過一輩子嗎?畢竟,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誰甘心自己的一生就那麼寂寞無聲?誰不想將自己的學術傳承發揚光大?誰不想博得生前生後名? 而與此相應的,司天監這個無論是在朝野、還是在民間,都有著極高威望的機構,自然也成了朝中某些勢力及官員覬覦的目標。 當然,這些官員雖將目標瞄準了司天監,卻也不會蠢到自己直接參與進司天監內部的事宜。 以夷制夷的道理他們還是懂得。 雙方各取所需,幾乎是一拍即合地便達成了協議。 丁華等人借朝中官員的勢力抬高自己身份的同時、籠絡人心和排除異己;而官員們則以丁華背後司天監的名頭、借力打力地對抗瑾成帝,及蠱惑東陵民眾。 畢竟,在東陵百姓們的心目中,司天監的可信度遠比朝廷來的更高。 事實上,他們合作的很成功。這些年,介於百姓們對司天監的信任,瑾成帝的許多提議與措施都受到了掣肘。 只是,這所有的一切都隨著李元寧的橫空介入而變的不一樣了。 “說什麼陛下無德,才會使得東陵天災人禍不斷…陛下應該下罪己詔…簡直是笑話,”有人忍不住開口道:“陛下若是無德,還會得李家小公子這樣的神仙人物支援輔助?” “就是?”另一人也從旁附和道:“這分明就是司天監那些人胡亂構造、別有用心…” “呸,司天監那群人,自袁先生離開後,整日裡就知道動嘴皮子、充大爺,哪裡做過什麼好事?瞧瞧人家李家小公子,那才是真正的神通廣大、又一心為國為民……” …… 這樣的議論到處都是,沒有了袁目的司天監不再是值得人們信任的聖殿。而與此同時,瑾成帝的名望卻開始如日中天了起來。 自己的威望和勢力受到了挑釁和威脅,有些人自然便坐不住了。 這也是為什麼之前都尉署裡,那些官員要卯足勁地想往李元寧頭上安罪名的原因。 要知道,時人重德,一個品質有瑕疵的人,即使能力再出眾,也無法出仕,自然也就更不可能擔任司天監監正一職。 可惜,任那些人如何地盤算、蹦噠,也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除了挨幾句不痛不癢的訓斥,李元寧恁是安然無恙地出了都尉署,如今更是走馬上任地來了司天監。 看著被眾人圍在中間、侃侃而談的李元寧,丁華的心猶如在油鍋裡煎過一遍似的疼。 多年的經營和謀劃,到頭來卻是功虧一簣,怎不叫人心痛。 只是再是不甘,丁華也只得壓下心中的不滿。 眼前的少年是袁目的親傳弟子,本身能力出眾、又背靠袁家和陛下,更得東陵百姓擁戴。 這樣的人,顯然不是自己可以直面抗擊的物件。 深吸一口氣,丁華強逼著自己冷靜下來。 所謂來日方長,憑著他這些年在司天監攢下的人脈和根基、還有朝中勢力。將來,這司天監裡到底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就在丁華了愣神之際,忽聽身邊弟子一陣喧譁。 這是怎麼了? 轉頭看向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的眾人,丁華想知道剛剛到底發生了什麼、或者這新任的少年監正到底說了什麼,竟然會引起這般的轟動。 然司天監的弟子們,此時正沉浸在剛剛聽到的訊息中,哪裡又會在意丁華的詢問。 天啊!他們聽到了什麼? 新任的監正大人竟然要把自己的所知所學教授給他們? 這…這怎麼可能? 探雲知雨、辨象破陣、未卜先知…這樣的神仙法術,監正大人竟然願意傳授給他們?竟然捨得傳授給他們? “監正大人,您說的可都是真的?”終於,有弟子忍不住開口道。 不是他要質疑這位新任監正的話,實在是對方剛剛話語中的內容太令人震驚了,由不得他不懷疑。 伴著他的話落,所有人的目光立刻刷的一下全部聚焦在了李元寧身上。 是啊!是啊!是真的嗎?是…真的吧? 眾人心急如焚、心焦似火,既有想知道答案的迫切、又有面臨夢碎的擔憂。 “自然是真的!”回望著對面一雙雙渴望而又擔憂的眼神,李元寧微微一笑,側身指了指身側的二長老袁宿等人,繼續道:“不僅如此,袁家的幾位長老和長輩們也會在司天監開設相應課程。” 袁家的幾位長老和長輩? 順著李元寧的話音,眾人頓時就將視線都轉到了他身側的幾人身上。 “是袁家的二長老和五長老!”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