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杏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六章 亙古未有,觀相識語,二月的杏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356章 亙古未有 隨著柵欄的被拆除,陽光下,人們直覺得眼前一片金色,整個試驗田就像是鋪了一層金子似的耀眼。 而那些一直閒談著、等著看熱鬧的人群則早已經目瞪口呆、瞠目結舌。隨即,鋪天蓋地的議論聲像潮水般席捲了整個試驗田的周圍。 “那真的是稻田?”有人不敢置信地開口道。 腦海中自家那零星的稻穗、枯癟的穗頭、筆直的莖稈,對比著眼前這黃橙橙的稻穗、沉甸甸的穗頭、和壓彎了的莖稈,眾人直覺的呼吸都急促了起來。 這真的是稻子? 稻子可以長成這樣? 這樣的稻子,一畝地到底可以產多少石? 眼前的情景簡直重新整理了眾人對稻田的認知。眾人真想就這麼衝到地裡去看看、仔細地看看;一棵棵、一根根,仔仔細細地看看、摸摸。 這樣的稻子到底是怎麼種出來的? 眾人心急如焚,可顧忌著那邊有官兵把守,到底不敢貿然上前,只得挪動著腿、踮著腳、傾著身子往前探。 其中,也有不少頭腦清醒的農戶,紛紛招呼著自家孩子、趕緊跑回去叫來自家的長輩。 說起種地這塊,自來是論資排歷。畢竟一年年、一輩輩,代代相傳,經驗在老一輩人的身上顯得尤為突出。 當然,這些老人除了經驗之外,閱歷和心態也要更上一層樓。 所以,今日現場來瞧曹源熱鬧的老人自是寥寥無幾。但也正因為他們沒來,所以他們根本不知道現場的眾人有多震撼!更不知道自己今日到底錯過了什麼! 隨著試驗田的正式開割、脫粒、過秤,到最後的資料統計,周圍人群開始鴉雀無聲、唯恐發出丁點聲音、漏了自己想知道的結果的同時,又紛紛踮著腳尖、伸長脖子、緊盯著那邊記錄交流的一群人。 終於,在經歷了彷彿一輩子的漫長等待,那邊的結果終於開始傳來。 “下等地、畝產四石半。” “中等地、畝產七石。” “上等地、畝產九石。” 隨著結果的公佈,人群嘩的一下沸騰了。 “多…多少?”有人忍不住地轉頭看向身側的人,他剛剛聽到了什麼。 “不…不…知道,沒…沒…聽清…”被問的那人也有些發愣,使勁摸了把自己的臉後搖了搖頭後,忙轉向其他人。 四石半、七石,還有最後那個九石什麼鬼?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這怎麼可能?肯定是自己聽錯了! 然隨著眾人一遍遍的詢問、周圍人再一遍遍的確定。 最後、大傢伙終於不得不接受剛剛聽到的資料都是真的。 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會有這麼高的產量? 一時間,眾人不由自主地反思對比起來。 自家地最多不過畝產二石,且那還是中上等地。就算眼前的試什麼田,裡面的稻穗長的再好,也不至於有這麼大差距吧! 不說那七石、九石,便是那下等地的四石半,也是聞所未聞。 這曹家公子的種植方法真有這般神奇? 若是自家地裡也採用這樣的種植方法,哪怕僅有那下等地的收成,自家的糧食也是翻了兩番多。有人忍不住地想:這樣下去,他們這些農戶的日子又怎麼會沒有盼頭? 一瞬間,眾人看向試驗田的目光都變得炙熱起來。 畝產四石半、七石、九石可能嗎? 怎麼不可能? 聽聞典吏剛剛報出的資料統計,一身莊稼漢打扮的曹源對著此次試驗田的成果是意料之中的滿意。 之前稻秧出稻穗時,他就知道這一次的收成肯定比他以前試種的任何一次收成都要好。尤其,這一次還有上等地和中等地的統計。果然有了陛下的支援、自己放開手腳後,結果來的更好。 心裡盤算著這些資料,曹源心裡滿意開心的同時,也開始琢磨起若是將這樣的種植方法推廣出去、能不能根本上解決東陵糧食的問題。 若是還不可以,他是不是可以嘗試探索一下李元寧曾提及過的那個什麼雜交水稻,聽說那個產量更高。 相較於曹源的平靜沉穩,今日參與收割、過秤和資料統計的眾人顯然不能平靜。尤其是工部尚書鄭健和。此時的他,捧著典吏之前送上的資料統計,整個人都在激動地發抖。 都說民以食為天、糧食乃立邦之本。可從古至今,又有多少朝、多少代能解決這個最根本的民生問題。 在其位、謀其政,他有過夢想、有過追求,可隨著幾十年的宦海沉浮,最初的願望似乎已經隨著時間早已消磨殆盡。 而曹源的一席話,卻又揚起了他最初的激情、點燃了他心中最深的渴望。 不是沒有懷疑過曹源的栽種方法,可鄭健和也知道不破不立的道理。 心急如焚,鄭健和麵上不動聲色,終於在試驗田的稻秧吐穗、及稻穗的上的稻粒開始飽滿時,鬆了口氣。真的,他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大、這麼沉甸飽滿的稻穗。 這些天、他觀察著附近農戶們的田地、對比著試驗田中的稻穗,推測著曹源試驗田裡的收成。 他知道今日這裡的收成不會太低,但所有的猜測、推斷、估摸,都不如眼前的這份資料來的更直觀、明瞭、清晰,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基建文大結局之後

邈邈一黍

當東北妹子穿書被迫當綠茶

卿本顏

邪皇妖后:極品腹黑煉藥師

素素

目標是軟糯學妹

略小鹿

愛情公寓裡的普通一兵

諸葛大力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