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杏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九章 決定,觀相識語,二月的杏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359章 決定 果然,待視線觸及那紙條上的內容,李福瞳孔一縮,紙條上最後一行赫然寫著:“…李元慧急火攻心、危在旦夕。” 微微瞥了瞥身側氣息陡然凝重起來的瑾成帝,李福輕輕嘆了口氣,自家主子此刻的心情,他是真的能理解的。 這忠武將軍夫人母子到底哪根筋搭錯了,抽的哪門子瘋!不說這個時候、趕緊籠絡住自家媳婦;便是她一個懷裡身懷六甲的婦人,你們也不能這般待她。 李家那孩子,主子是肯定要重用的。為了籠絡安撫住那孩子、及預防某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暗中使壞和挑撥離間,主子甚至還派出暗衛暗中守護那孩子的親近之人。這李家大姐兒顯然就是其中一位。 原以為暗衛去了、也只要防著府外人的圖謀不軌就行,卻不想這忠武將軍府倒好,外人還沒怎麼樣,這府裡的當家婆婆和做人家相公的先要整死自家懷孕七個月的媳婦。 這事於公於私,李福覺得自家主子都是不能容忍的。 “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家裡的事都不能處理好,當的什麼職?又領的什麼軍?”手指無意識地點著身前的案桌,瑾成帝淡淡地開口道:“傳旨忠武將軍馮正權卸職回京、其職由副將周威接替。另外,”說到這,瑾成帝頓了頓,隨即又繼續對著李福道:“命大理寺卿於鴻徹查京城賣官買官一案,由頭從馮文時買官開始。” 果然!微微躬了躬身,李福忙點頭應是。 這馮文時母子是真的激怒陛下了。話說你忠武將軍夫人黃氏不是一直對兩年前自家男人的降職耿耿於懷嗎?那麼這一次,陛下就給你來了個釜底抽薪,且主因就是你黃氏。 至於為什麼不乾脆卸了馮正權的職位和功名? 李福心裡冷笑,卸了馮文時的職和革了他的功名,對那樣的爛泥而言,怕是根本不痛不癢。可若馮文時涉及買官賣官一案,就不一樣! 說起這京中的買官賣官一事,那追溯的就有些早了。 早在高祖皇帝當政初期,為了鞏固朝局、穩定政策、填充國庫,高祖皇帝曾頒佈法令:世家大族若是繳納一定數額的銀兩、可以擇家中優秀子弟入朝為官。 很顯然,當時的這個政策很是拉攏了一批前朝時期就遺傳下來的世家大族,也極大地充盈了當時的國庫,為周氏皇朝的初期穩定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只是,隨著皇權的越來越穩固,這個政策的弊端便開始顯現出來,直至高祖後期,買官賣官的頒佈已經成了阻礙和危害朝堂的存在。 因此,為了整頓朝綱、穩定朝局、收納民心,先帝即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這個買官賣官的政策。 自然,這樣的措施在當時遭到了好一批世家大族的反對,只是有著足夠底氣的先帝心意已決、且手腕強硬,終究棋高一著。 然,隨著先帝的驟然離去、瑾成帝的倉促上位,面對著這位平日裡透明人一樣、且年紀輕輕的帝王,很多大臣的心思又開始活絡了起來,賣官買官一事也開始死灰復燃。 甚至相對於之前的充盈國庫、貼補民用,那麼這一次的賣官買官則是某些人中飽私囊、私下斂財的手段。 對此,瑾成帝自然有所察覺、但是也只能暗暗記在心裡。 一來前些年東陵一直處於內憂外患的動盪之中,局勢不穩,他不敢貿然動手。 二來他自己的勢力和羽翼還沒有成熟和豐滿起來。徹查處理這樣的事情,他知道自己必須要有一擊必殺的把握和把控全域性的手腕,否則他只會被那群朝中的蛀蟲們吞得渣都不剩。 隨著西北大軍的勝利,西南局勢的穩定,瑾成帝自身實力的鞏固和增強,有些事自然要提上日程。 暗中收集了很多材料,瑾成帝正準備找個機會下手呢!可巧馮文時撞了上來。 因此,瑾成帝根本沒有考慮卸了馮文時的職。 卸他的職?若是卸了他的職,瑾成帝還怎麼從馮文時身上查賣官買官一案?還怎麼藉著他的由頭、在他身上抽絲剝繭、牽出那些膽大妄為、肆無忌憚的朝中蛀蟲?又要怎麼再下一步計劃中、殺一儆百、震懾朝堂呢? 至於此事之後,朝中部分官員會疏遠馮文時、馮家,甚至記恨他,李福覺得那是他母子二人自找的。 這一家人!搖搖頭,李福退了下去,心中卻譏諷: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折騰。如今可是遂願了,折騰的家都要沒了。 所以說,娶妻當娶賢,這話一點不假! 忠武將軍府裡,羊水已破的李元慧死死地拽著急衝衝趕過來的李雲夢,虛弱卻又堅定地哀求道:“姑母,帶我走…帶我走…我不要在這裡,死…也不要…留在馮府…還有曉穎她們…一起…一起…” “好、好好好,你別說話…姑母知道、姑母都知道。走,姑母帶你走、這就帶你走!”回握著李元慧的手,李雲夢一手抱著李元慧的頭、哄著的同時,又對著面前一直扶著李元慧的採青道:“去,你去府裡找輛馬車過來,快去。” “母親,大姐如今羊水已破、最好安排大夫救治,至於出府一事…”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