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人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章 我是一分錢沒敢貪啊!,大明第一工業巨匠,江邊人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皇后捂嘴輕笑:“你就不怕標兒回來,和你鬧矛盾?” 朱元璋哼了一聲,卻轉移話題,說起情報的事:“你看看,這就是你口中的好孩子,張天賜乾的事。” 馬皇后一臉疑惑的接過情報看了起來。 雖然剛開始看的還是很茫然,但是馬皇后是何等聰明的女子,只用了不到幾個呼吸的時間,就反應了過來。 抬頭看向朱元璋,馬皇后輕笑一聲,問道:“所以,你這是發現了張天賜的小秘密?” 朱元璋高傲的昂著頭:“這孩子還是太年輕,這不還是被咱輕而易舉知道了?” 馬皇后嘆息一聲:“重八啊,你想岔了。” 朱元璋疑惑:“什麼意思?這情報上可都說了,張天賜有意扶持商人階級,怎麼……” 馬皇后趕忙擺手打斷朱元璋的話:“若是張天賜真的打算和商人走到一起,那豈不是和他的所做的其他事又矛盾了?” “張天賜愛民一事你是知道的,無論是全民開智、稅部專收、專利防壟斷等手段,無不是向著百姓而不是向著商人。” “你說百姓聰明瞭,長見識了。這事對皇權有利,讓百姓不會隨便跟著別人去造反。” “但是這事對商人真的是有利的嗎?老百姓聰明瞭,商人再去低買高賣,還能賺得了這筆錢?” 朱元璋先是皺眉,隨後咦了一聲:“還真是啊!” “那他是向著老百姓?可是老百姓越聰明越不想造反,這事對他又有什麼利?” 遠在上海的張天賜,此時正猛猛的打噴嚏。 “張師不會是風寒了吧?”朱標笑著問道。 張天賜深呼吸一番,隨後揉了揉鼻子,感受了一下身體的感覺,搖了搖頭:“沒有啊,一點難受的感覺都沒有。” “可能是空氣不好造成的吧,這地方空氣確實太汙穢了。” 上海縣縣尹跟在張天賜和朱標的身後,渾身瑟瑟發抖。 朱標向後瞥了一眼,冷哼一聲:“你倒是好大的膽子,居然敢私立發電廠。” “你不會以為,自己沒拿這發電機賺錢,就不算觸犯專利法吧?還是以為自己的官,這商法管不到你!” 上海縣縣尹被嚇的立刻下跪,砰砰磕頭:“太子殿下明察!微臣一點沒貪腐啊,微臣這都是為了上海縣啊!” 朱標轉過頭,冷眼看向縣尹:“孤給你一次機會,說這機器是從哪來的?” “與其為別人著想,不如想想自己的家人。” 縣尹顫顫巍巍,聲音哆嗦的說道:“微臣真的不知道啊,微臣以為這是真的,就和那商賈買了。” “微臣也是見那商賈什麼資料都能出示,看著也沒什麼問題,微臣便用衙門的公款買了兩臺發電機,現在那些資料都在縣衙裡。” 朱標點點頭:“繼續說,哪個商賈,叫什麼名字,又是哪的人。” 縣尹皺著眉,思索片刻後說道:“那商賈說話一股山東口音,自稱也是山東人。” “他說自己是孔家旁系,給微臣看了蒸汽機的資料和其他文書,微臣見沒什麼問題,便用衙門的資金買下來了。” 朱標看了眼張天賜,張天賜沉默著站在一旁。 其實上海縣搞蒸汽機這事並不大,真正嚴重的是,這蒸汽發電機一看就不是科學院出品。 粗糙的製造工藝,拉胯的發電效率,完全和科學院的二代發電機比不了。 但是,這件事的重點不在於發電機,而是在於山東有商賈仿造蒸汽機,並且向外出售。 一旦這事涉及到山東,就很難讓人不和孔家聯想。 孔家參和到蒸汽機這件事中,倒是很有可能。 孔家可不是什麼只會讀書寫字做文章的世家,實際上幾千年來孔家一直都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性質的財團。 有人做過預估,其家族內部的財富,要比鉅貪和珅還要有錢。 最顯而易見的一個小證據,民國時期曾有一脈孔家傳人在美利堅開設過一個銀行賬戶。 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美利堅聯邦調查到這個銀行賬戶,發現除了大量的美元之外,還有許多的金銀財寶。 而這只是這個孔家支脈上的一家人,由此也可以推測,掌控了山東一千多年的孔家到底有多麼的富裕。 朱標這時扭過頭,看張天賜面色難看,便猜到張天賜心中所想,便問道:“張師,你也覺得這件事和孔家有關?” 張天賜點點頭:“太子殿下,此事和孔家必然有關,只是有一點微臣想不明白。” “孔家或許很壞,但是他們絕對不蠢!如果我是他們,要利用蒸汽機的話,要麼是在山東境內,要麼是跑到海外,最不濟也是賣給外國人。” “上海縣距離應天並不遙遠,他們孔家怎麼會自己往槍口上撞?” 朱標冷哼一聲:“孔家參與,不代表沒有別人參與。” “縣尹遇到的那人也不一定就是孔家的人,很可能是持有蒸汽機的商賈,是他們在陷害孔家。” 張天賜聞言眼睛一轉,立刻想到山東境內,孔家對商業的壟斷力量。 大量的企業都是由帶有孔家血脈的異姓族人操持,整個商場環境可以說是水泊不進。 偌大的市場就擺在眼前,卻被一個家族徹底壟斷。 資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