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誰支援誰反對
佰夫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5章 誰支援誰反對,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佰夫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京城。
皇帝遇刺鬧得沸沸揚揚。
瀋陽,嶽託率領使團敗興而歸。
王宮內。
四大貝勒,各小貝勒,將領齊聚,聆聽嶽託彙報。
嶽託情緒低沉,糟糕,年前德格類赴明廷浪費兩月無功而返,年後他率領使團赴明廷又浪費數月,依然無功而返。
士可忍,孰不可忍也。
“大汗,明廷態度強硬,壓根沒有談判的跡象,聲稱想贖回希福,譚泰等,需將范文程,金礪等漢臣送去明廷,否則,話不投機半句多。”
什麼?
豎子焉敢。
皇太極雷霆震怒。
范文程是他的左膀右臂,經常為他出謀劃策,核心幕僚之一。
明廷欲讓他以范文程等漢臣換回譚泰,希福的將領,打得一手好算盤。
此間,他焉能不知朱由校的想法,即裡間分化。
若他以范文程換回譚泰,希福,八旗難以保證漢臣人身安危,今後絕對沒有漢臣投靠建奴。
然而,若他拒絕以范文程換回譚泰,希福,必然寒了八旗將領的心,讓他和八旗各部離心離德,須知,八旗才是他的根基。
此番朱由校給他出了個難題,難怪嶽託商談數月沒有任何進展。
范文程面色駭然,暗暗望向皇太極。
若皇太極為贖回希福,譚泰棄卒保帥,他被送去明廷必遭三刀六洞凌遲之酷刑。
無論皇太極作何決定,他都要提前表態。
“若能換回希福,譚泰幾位將軍,奴才願獻上項上人頭,為大汗盡綿薄之力。”
見狀,莽古爾泰瞥了眼范文程,聲若洪鐘說:“大汗,希福,譚泰乃我八旗兒郎,焉能不救,既然范文程請求以身赴死,換之又何妨?”
他力主斬殺范文程換回譚泰希福等,既削弱皇太極影響力,又能在八旗各部中樹立好感。
阿濟格見皇太極猶豫不決,亦萌生和莽古爾泰類似的想法,出聲說:“去年大汗力排眾議派希福,譚泰等出使明廷,希福,譚泰等遭遇不測,生死未知,大汗遲遲不語,難道認為范文程,金礪等漢臣必譚泰,希福等兒郎更重要?”
此言出,殿內靜可羅雀。
阿濟格公然問罪,絲毫不給大汗面子。
事不過三。
然而,諸貝勒分明沒有忌諱,他們越來越放肆,越來越不將大汗放在眼裡。
也對。
開春以來,氣候反常,出現大範圍旱災的跡象。
去年旱災已讓八旗內怨聲載道,各旗蠢蠢欲動,今年時至四月,旱災越演越烈,嚴重影響收成。
八旗內,不單單阿敏,阿濟格,莽古爾泰對皇太極稱汗越來越不滿,八旗子弟內亦出現各種流言蜚語。
視皇太極為不詳。
咳咳...
代善抱拳輕咳,打破殿內詭異的氣氛,出聲好言相勸說:“大汗,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有舍才有得。”
阿敏聲若洪鐘,不容置疑說:“大汗,若你難以做決定,不如四大貝勒舉手表態。”
多爾袞,阿巴亥,德格類,濟爾哈朗等雖然沒有言語,但對皇太極猶豫不決非常的不滿。
問罪。
逼宮。
皇太極面不改色,衣袖內拳頭嘎吱作響。
既來問罪,又來逼宮,一而再再而三削弱他在八旗內的威望。
他知八旗將領心裡憋著怒火,長久來遲遲沒有機會發洩。今日若處理不慎,後果比當初阿敏公然叫板更嚴重,會讓八旗子弟認為他不重視前線浴血奮戰的將領。
失去八旗將領支援,他的汗位必然不保。
啪。
皇太極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喝道:“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本汗欲好言好語和明廷談判,孰料明廷一而再再而三拒絕,老虎不發威,朱由校視我八旗當病貓嗎,既然談判不成,那便用武力讓其屈服。”
此言出,各貝勒,將領,內心熱血沸騰。
寧錦之戰鎩羽而歸,未能緩和八旗內經濟,反讓八旗經濟雪上加霜,各貝勒,各旗主內心憋著怒火。
這一年來,皇太極極力壓制他們的怒意,戰意,使眾人怒火越燒越旺,今皇太極提議武力征服,簡直說到各貝勒旗主將領心坎。
沒錯,是該給明廷點顏色瞧瞧。
阿敏率先毛遂自薦:“大汗,我請求領本部鑲藍旗進攻大寧行都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