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棄城而逃
佰夫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6章 棄城而逃,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佰夫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鰲拜無計可施,唯有分兵前去監督。
分兵意味著南門守軍減少,皇太極,揚古利和他處境越發艱難。
屋漏偏逢連陰雨,分明後,伊爾登領著殘兵從東門慌不擇路逃來,朱梅率領虎賁旅氣勢浩蕩追來。
越來越殘兵湧進城,開始聚集在狹小空間中,此時,三軍士氣銳減,亂糟糟的局勢使軍令難以傳達。
最關鍵,祖大壽抓捕建奴步兵聚集的機會,迅速吩咐祖寬以飛雷炮進攻,爭取多殺傷建奴有生力量。
嘭...嘭...
巨大爆炸聲在殘兵中響起,飛雷炮的炸藥包爆炸威力更勝於炮彈,殺傷力更強。
每每爆炸,即炸死炸傷數十名建奴兵。
關鍵巨大爆炸聲讓兵勇震耳欲聾,心驚膽戰,何況,兩黃旗內多是新軍,不曾經歷過這種恐怖景象。
戰場崩潰,紛紛潰散,齊刷刷望向北門逃離。
祖大壽見炮擊殺傷有效,沉重打擊建奴士氣,當即喝道:“杜弘芳,率領炮手以火箭溜猛攻,祖寬,侯體乾,率領步騎擊殺建奴殘兵,全軍迅速向建奴皇宮挺進。”
杜弘芳領命,迅速組建炮兵,以火箭溜強攻。
嗖嗖嗖...
無數射出的炮彈好似條條飛龍,齊刷刷向建奴殘兵聚集的方向而去,爆炸大肆殺傷兩黃旗。
此時,接連遭遇炮擊,防線節節敗退,兵勇死傷慘重,祖寬,侯體乾率領提著鐵錘殺進殘兵中,近乎是單方面擊殺。
渾身是血的揚古利從遠處殺來,焦躁不安地向皇太極說:“大汗,撤,撤吧,朱梅率領虎賁旅殺向皇宮,兵勇節節敗退,皇宮守軍恐難阻擋。
任由祖大壽部和朱梅部會合,他們合圍瀋陽城,我部插翅難逃。”
聞言,皇太極面色惆悵,他士紳派兵協助守城寄予厚望,對揚古利,薩哈廉,伊爾登寄予厚望,孰料...
孰料,戰況失控,非他個人意志能改變。掃了眼身邊的殘兵,皇太極向伊爾登下令:“伊爾登,你率殘兵阻擊明軍,爭取攔截半時辰,事後,我們在開原會合。”
伊爾登恍然大悟,皇太極要撤。
戰況困難,他獨木難支,然而,他必須率軍堅持,為大汗爭取機會。
“末將遵命。”
皇太極不作任何猶豫,即刻率領鰲拜,揚古利率領少量精兵撤出戰場。
他當機立斷前往皇宮,欲率領皇宮禁軍掩護女眷撤離。
然而,撤離之路異常艱難,除逃兵攔路拖延時間外,關鍵不斷遭遇虎賁旅兵勇,不斷突破,不斷逃離,身邊精銳肉眼可見減少。
所幸鰲拜,揚古利熟悉京城路線,率領殘兵好似喪家之犬逃進皇宮。
皇太極吩咐說:“迅速聚集禁軍,馬不停蹄向開原撤離。”
此時,他後悔莫及。
是他尚未適應目前的戰況,打心眼裡認為八旗戰力強於明軍,實則明軍戰力今非昔比。
這種錯誤認知,導致他的決策高估八旗戰力,出現嚴重滯後性和錯誤的戰術安排。
殺。
殺。
殺。
宮廷鉅變,朱梅率軍虎賁旅從東門殺來,強攻瀋陽皇宮,使皇太極根本沒有充足時間收拾金銀細軟,更沒有面見後宮妃嬪,僅派禁軍護送女眷,尋找機會從各處突破。
撤離前,皇太極拿走八旗印象,站在皇宮前喃喃自語:“今日,我怎麼撤走,他日,我怎麼殺回來。”
沒錯。
他依然自信,依然對八旗抱有希望。
此時,鰲拜率部開路,揚古利率部護駕,匆匆撤離的薩哈廉率部斷後。
殘兵一路前往北門,遭遇士紳堵路,皇太極強勢吩咐鰲拜斬殺攔路之人,強行殺出條血路。
這群蛀蟲,冬季時,匆匆率領家眷棄城逃離,而今又攜帶家眷棄城逃離,這種軟腳蝦留之何用。
少頃,皇太極殘兵踏著血路逃出北門,匆匆向開原而去。
計劃短暫在開原休整,迅速返回老寨積蓄勢力,他日時機成熟,率領八旗捲土重來。
城內,伊爾登率殘兵堅持,那攔住殺瘋的關寧鐵騎,祖大壽,祖寬率部窮追猛打,騎兵開路,火槍手殺敵,步兵補刀,形成比較完美的配合。
同時,伊爾登部,時常遭遇後方的虎賁旅襲擊,處於被夾擊狀態,身邊殘兵數量越來越少。
當祖大壽計劃一鼓作氣斬殺伊爾登,率領關寧鐵騎殺向皇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