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夫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2章 戰後部署,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佰夫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奴新敗。

然則兵勇驍悍。

若能成功招降部分悍勇編入各軍,必將強化明軍實力。

建奴兵熟悉遼東地形地貌,他日攻伐建奴,更利於明軍作戰。

何況招降建奴兵勇,將來戰場狹路相逢更利於瓦解建奴鬥志,加快擊破對方。

此言出,百官議論紛紛。

招降?

皇帝有挑選俘虜精兵填充各軍的習慣,只是...建奴...

李邦華深色擔憂說:“陛下,三萬多建奴兵,數量不少,萬一他們為求活臨時投降,他日戰場臨時倒戈反叛呢?”

聞言,朱由校嘴角噙笑,李邦華大可不必為此擔心:“朱童蒙,此戰大明各軍傷亡幾何?”

朱童蒙神色嚴肅,從懷裡掏出份冊子,語氣凝重說:“稟陛下,此戰,從左良玉重創莽古爾泰到李過追殺皇太極至科爾沁部,各路明軍和建奴爆發幾場規模宏大的野戰。

祖大弼,來斯行,曹文詔,曹變蛟又在長城沿線拼死抵抗建奴猛攻長城各處要塞。

所以,各部林林總總戰死超過一萬,傷者約有三萬,其中重傷者約一萬多。這尚不包括遼東,遼南傷亡資料。”

嘶...

朱由校深呼口氣。

建奴兵果然非等閒之輩,明軍佔盡天時地利,依然傷亡高達四萬多。

這又是誰的兒子,誰的父親,戰爭果然是最殘酷的。

孫承宗,李邦華,朱童蒙,朱燮元,吳牲等無不面含喜色。他們惋惜戰死的兵丁,同情他們的家屬。然而,此戰明軍折損四萬多,重建立奴十八萬大軍,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戰績。

一戰,為朝廷至少打出十年和平。

只要皇帝願意,全軍休整之後,繼續緊鑼密鼓進攻建奴,不給對方任何喘息機會,建奴將失去東山再起的機會。

數萬戰損換取建奴近乎衰落,絕對是值得的。

朱由校微微揉了揉鬢角,語氣沉重說:“此戰,朝廷大獲全勝,全賴將士在前線浴血奮戰,戍邊衛國。

故而,兵勇賞賜,官職,爵位,撫卹金,必須統統準備充分,朝廷獎勵務必落實到每個人,撫卹金務必落實到每個家庭。

凡敢出現徇私舞弊,剋扣兵勇賞錢,撫卹金者,朕抄他九族。

吳牲,畢自嚴,田爾耕,你們全權負責,切記,不要出現任何差錯。”

卿不負君,君必不負卿。

吳牲三人跨步出列,神色恭恭敬敬領命。

這時,朱由校目光轉向工部尚書王徵,語氣森嚴說:“王卿,此戰各軍大勝,大明,建奴攻守之勢異也。

故而,為彰顯朝廷對將士們尊重,為歌頌他們的戰功,為讓世人永記他們的傳奇。

即日起,工部在京城天壇旁邊修建紀念碑,銘刻戰死的將士名單,今後朝廷祭天祭祖之外,也要祭奠衛國戍邊戰死將士。”

王徵出列,欣然領命。

頓時,孫承宗,朱童蒙等神色大喜,皇帝為戰死的將士樹碑,做法過於離譜,然而,絕對能贏得將士們的心。

朱由校沒有停留,繼續滔滔不絕吩咐:“錢龍錫,禮部將戰場英勇作戰的將士事蹟編撰成戲曲唱本,小說,今後在各地廣泛傳唱。

同時,近日大明日報在頭版頭條刊印英雄人物傳記,爭取激發百姓愛國熱情,提高民間尚武風氣。”

錢龍錫神色恭敬,躬身作揖領命。

這時,朱由校將話題轉回處置俘虜,斬釘截鐵說:“此戰各部折損不少,故而,急需填充兵丁,孫承宗,傳朕旨意,允許各部將領臨時在建奴俘虜中招降精銳。

為防止俘虜出現抱團現象,招降進軍中俘虜必須打亂分散,拒不投降者,全部押送湖廣修建通往西南的道路。”

此一役,東起山海關西至蘭州三衛,邊塞重鎮銳士均有參戰,京營,親衛五軍,天雄軍,秦軍在戰場拼死搏殺。

且不說建奴俘虜不會盡收投降,即使全部投降,三萬俘虜打亂分散填充各軍也是小溪入大海掀不起什麼浪花。

孫承宗剛剛準備領命,朱由校繼續吩咐說:“朝廷招降關內俘虜,至於關外麼,能招降則招降,不能招降全部砍殺,在廣寧城,瀋陽城外壘成景觀。

朕要告訴皇太極,建奴不動則已,動則將等待大明十倍,百倍報復。”

孫承宗微微思索,躬身作揖領命。

此時,文臣武將聽取皇帝頒佈各項聖旨,神色平靜,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