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
佰夫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佰夫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由校不想聽畢自嚴,王象晉怎麼說,他要瞧瞧兩人怎麼做。 倘若他們對朝廷政策陽奉陰違,私下故意懈怠,他不介意把這股勢力連根拔起。 何況,山東吳橋之變,孔有德,耿仲明發起的叛亂,就是王象晉族弟王象春家的雞引起。 此事毀掉徐光啟,孫元化耗費心血經營數載的火炮改革,間接葬送大明王朝。 畢自嚴,王象晉齊齊答謝:“謝陛下體諒,吾皇盛名。” 朱由校微微點,滔滔不絕說:“時局維艱,財政拮据,單憑賦稅改革依然難以徹底解決問題,故而重商,開海需提上日程,諸卿討論討論。” 此言出,百官神色凝重,重商,開海違背大明祖制。以前興許能以祖制限制皇帝,孰料皇帝早解開這層封印,藩王經商,官紳經商,商賈入仕,祖訓歸祖訓,實際藩王,官紳,商賈早已打破祖訓。 以祖訓限制眼前的皇帝,簡直是自討苦吃,給皇帝送人頭。 何況,皇帝安排商賈入朝聽政,私下和商賈密談,重商,開海勢在必行。 不過,未等蘇茂相,畢自嚴,郭允厚等戶部官吏吱聲,新上任的漕運總督李從心出聲說:“陛下,漕運,河運是溝通南北經濟的橋樑,造福沿岸百姓。” “然而,多年發展下來漕運相比海運,耗費大量人力力力財力,嚴重增加百姓負擔。” “其二,漕運,運河官員貪汙腐敗,剋扣軍餉,搜刮百姓,中飽私囊。” “其三,漕運,河運運載量是有限的,過於依賴於漕運,使朝廷運輸業發展觸控到瓶頸,難以實現轉型升級。” “其四,漕運,海運耗費朝廷大量財政支出,國朝建立以來,所有水利工程都以保障漕運為目的,導致北方其他難以享受朝廷撥款,使得農田產量下降。” “其五,漕運,海運壓榨兵勇戰力,導致漕軍戰力形同紙糊,徹底淪為苦力。” “臣認為開海同樣勢在必行,然而,漕運,河運乃百萬漕工衣食所繫,開放海運,恐引起動亂,畢竟,漕運人員多為漕軍,數量高達十餘萬之眾。” “朝廷財政開源,由簡到繁,由易到難,故而,臣建議陛下深思。” 臥槽。 朱由校內心驚呼。 若非清楚李從心身世清白,若非是自己提拔上來的人,知道李從心錚錚鐵骨、不畏權勢,他都懷疑李從心是漕運,河運利益集團推出來的代言人。 本來他以為東南官吏反對開海,故而,私下率先說服東南海商,孰料半路殺出個漕運總督。 是啊。 漕運,乃百萬漕工衣食所繫。 目前,已經陸續拿藩王,官紳,甚至於衛所內的將官開刀,縱使靠著各種利益交換,暫時穩住對方,但漕運,河運人口眾多,他暫時沒有良策。 不過,開海和海運是兩個概念,李從心不該混為一談。 河運總督金煉進言道:“陛下,李都督所言不假,此外漕運河運興起,促使沿岸幾處城市商貿興起,突然開海,必然影響沿岸商貿。” 金煉所言,頗有道理。 漕運,河運興起,確實帶動沿線城市商貿興起。 不過,朱由校依然不爽。 特麼的。 幹啥啥不行。 剛準備改變,馬上遇到強大的阻力。 故而,朱由校目光轉向畢自嚴,王象晉,蘇茂相等詢問:“諸卿意見呢?” 畢自嚴出言道:“陛下開海阻力大,不光影響百萬漕工,還會遭到東南士紳反對。” “須知,南宋初年,海外貿易收稅高達上一百五十萬之巨,國朝嚴禁開海,這筆錢流進東南走私的商人手裡。” “故而,陛下開海,必然引起類似隆慶帝開海的遭遇,遭到前所未有的反對。” “不過,臣認為該開放海禁,一來能賺取海外錢財,讓東南商人走私的錢流入國庫內帑,二來與外部通商讓經濟活躍起來,更便於推行重賞策略。” 這時,蘇茂相出言駁斥道:“開海容易,收取賦稅困難,畢大人故意忽視東南沿海猖獗的海盜。” 畢自嚴迎難而上道:“海盜難道比倭寇強大嗎,昔日朝廷能滅掉倭寇,豈會懼怕海盜,何況陛下已派南居益南下,招降鄭芝龍等海盜。” 言罷,畢自嚴望了眼蘇茂相不容置疑說:“陛下,臣認為該開海。” 朱由校道:“細說緣由。” 畢自嚴滔滔不絕說:“開海成功已有兩宋的先例,而重賞尚未有先例,另外,嘉靖朝以來,開海,禁海有過激烈討論,王宗沐在隆慶六年三月運米12萬石從淮安入海,歷經3300餘里的海道於五月抵達天津,初試海運取得了成功。” 蘇茂相針鋒相對:“蘇大人,你莫非忘記王侍郎在初試海運的成功後,於是在萬曆元年組織三百條船海運,卻遭遇颶風,沉沒7船,損失米數千石,軍丁溺死十五人。” 畢自嚴不服輸的說:“蘇大人,目前河運漂沒事故同樣不少,朝廷財政困難,還要維持河運成本遠遠大於海運。 再者說,蘇大人出身於泉州晉江人,為何揣著明白裝糊塗,難道忘記泉州在唐宋時為對外非常重要的港口,你不建議開海,難道在東南走私的商人內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