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2章 坐山觀虎鬥,不愛猛男愛書生,若水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兄長請放心,我一定會做到的。再說,將軍夫婦很快就會回來的,嫂嫂更不會有什麼意外了。”
“我總有一種預感事情並沒有表面上那樣簡單。你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兄長是不是知道什麼內情?”
“沒有,就是預感。好了我該走了,你多加保重!”
“兄長告辭!”
陸馳離開羊城關奔大周皇城而去。
話說楚國蜀王帶著充足的聘禮來荊門關見完顏烈,兩人相見格外親切。
“將軍!多虧了您的運籌帷幄,我與二公主才能得到楚國皇室應有的饋贈。請受小王一拜!”
“我也是為自家皇室效力,蜀王不必多禮!”
“想當初在您的婚宴上,我差一點就能與您做連襟了,誰想到大周那個該死的陸馳殺將出來,拐帶了姨姐,也不知道姨姐如今在大周國過得好不好?”
完顏烈的腦瓜子雖然轉得慢一些,他也知道蜀王這是在套他的話,完顏烈沒有接話茬。
蜀王見完顏烈識破了他的算計,便把話題岔開。
“將軍,一切就都拜託您了!我這就回去佈置喜宴。只等您帶二公主過來。”
“怎麼你不跟我去京師送聘禮了嗎?”
“按照規制,如此大禮應有我國太子親自護送,小王自應在宮中迎接新娘到來。”
“好,有你國太子效勞最為妥帖。你要不要見一見他?”
“不了,太子一向看不上我,如今他被迫北上,他更是不想讓我看到,還是彼此都留有顏面吧。”
“就依你的,我與楚國太子北上送聘禮,你回楚國準備婚禮。”
“將軍,請問你們北上,大軍可否隨行?”
“既然兩國已經達成共識,大軍自然撤回羊城關。”
“將軍,小王覺得二公主一日未入楚,大軍便要在荊門關外示威。您想,倘若大軍離去,太子不放我們夫妻回蜀國該如何是好呢?你看看讓大軍留在此處等我們順利回到蜀國,我出十萬兩給將軍當軍費。”
後漢並不缺這些軍費,完顏烈也不是一個見錢眼開的人。只不過蜀王說的頗有道理,他又把情面做足了,況且後漢太子也沒有下達撤兵的命令,可以送蜀王一個順水人情。
“好吧,這個也依蜀王的。讓我夫人留下來統帥全軍。”
“謝將軍!謝夫人!”
蜀王離開荊門關並沒有回楚國而是直接去了大周皇城。
一到皇城,他便以楚國使臣的身份求見大周皇帝。皇帝在早朝時接見了他。
“尊敬的大周皇帝陛下,想必貴國已經知曉,後漢派五萬大軍直逼我楚國荊門關,擒辱我國監國太子。那個完顏烈居然把小王的嫡長兄浸在糞坑裡,還用烙鐵燙他已經中箭傷的右肩,導致小王嫡長兄的右臂已經報廢了……”
話音剛落,就聽見周國的大臣議論,從古至今就沒有哪一國的皇帝是個殘廢,如今楚國太子廢了一隻手臂,看來與大位無緣了。
“陛下,後漢敢目中無人如此迫害一國皇室,他們早晚都會殺遍天下皇室。希望貴國能與我們楚國同仇敵愾,未雨綢繆同抗列強。”
“楚國蜀王,按朕所知,當初是你去後漢求娶的二公主,如今後漢發兵是因為你國監國太子怠慢了他家的二公主吧!”
“陛下此話不假!可是如今我國以匹配皇后之禮,由監國太子護送聘禮到後漢京師。既是給足了二公主顏面和聘禮,後漢仍然沒有撤兵。可見他們的目的不是對二公主的禮遇,而是城池和地盤,想必大周國也經歷過這些吧。後漢已經吃掉了一個魏國,等他再輕而易舉的拿下楚國,恐怕繁榮富有的大周國是不是岌岌可危了?唇亡齒寒的道理實在太顯而易見了。”
蜀王這張利嘴真是善於雄辯,恐怕他敢排第二,就連後漢的張實初都不敢排第一了。
“武定侯,你對蜀王的建議有何想法?”
“皇上,蜀王說得對也不對。”
“哦!朕想聽聽有何不對的地方!”
“兵家講師出要有名?何為師出有名?分為兩種:其一,民不聊生缺衣少食,若不向外劫掠便活不下去。就像後漢北邊的遊牧部落,打打殺殺劫來劫去就是家常便飯,聽說妻子母親都是被別人部落劫去,過幾年再劫回來。毫無廉恥禮儀可言。”
太子太傅藺雲逸說到:“我大周是禮儀之邦,豈能做此等禽獸之事。況且我大周是魚米之鄉,犯不著因為吃食勞民傷財出兵傷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