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三十年前,不愛猛男愛書生,若水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乾清宮西書房,皇上端了一碗茶水,右手拿開茶蓋,深深地抿了一口,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這件事要從三十年前說起……”
“我大周國本是魚米之鄉,土地肥沃人傑地靈,百姓安居樂業。西南為土著部落,早已臣服於我先祖不足為懼。東面臨海,西面與西秦隔秦嶺,有天險可依,北面原為魏國。魏國的北面是後漢,這個後漢地跨農耕與遊牧部落,草原每每發生災情,他們就會藉機到魏國邊境騷擾搶劫,一來二去魏國損失不小。
後漢兵強馬壯,魏國打不過總是割地賠款。為了不被滅國,他們就向我大周求援。當時朝堂之上分成兩派,一派主派兵援魏,他們認為一旦魏國被後漢所滅,後漢就會騷擾周境,到時候我大周就會一日不得安寧。
另一派主觀望,他們認為如果後漢滅魏,就會得到豐富的耕地,後漢百姓就能夠安居樂業,無暇侵略他國。當時,朕覺得兩派都有道理,就定下了先觀望的對策。
誰料不出一年,魏國京師就被漢軍包圍。魏國國君派禁軍首領送嫡長女到我大周,說要把公主許配給我,並用魏國十五城作為陪嫁。當時興國公陳老將軍請旨援魏伐漢,一路所向披靡,不僅解魏國京師之圍還把漢軍逼退到魏漢邊界。
魏國為了感謝我們送來黃金100車。可是沒想到他們把魏國東北部與後漢國接壤的十五城送給了我們。這樣我們大周的邊境就直接跟後漢連上了。”
太子說道:“這個魏國好深的算計!他是想把咱們大周也拉到後漢的威脅之下。要咱讓們時刻不得安寧。這樣後漢就無暇盤算他們了。”
皇帝繼續說:“你說的對,後來的五年後漢、魏國、大周相對和睦。可是這樣的短暫安寧很快就被打破了。魏國皇帝年老無子,自己又是病體纏身。朝政都在庶王手裡掌控。大臣中有擁立庶王為儲君的聲音,老皇帝不肯也沒有對策,只能全國推舉體健的婦人進宮生育,希望在老皇帝駕崩之前誕下皇子。
一年之後只有一個婦人果真生下了一個皇子,由於難產那婦人當時就殞命了。老皇帝接過皇子,還沒來得及賜名就興奮的一命嗚呼了!”
太子接著說:“這孩子是命太硬剋死父母。魏國一直未有皇子出生,倘若不是這孩子命硬估計也不會誕生在魏氏皇家。”
皇帝繼續說:“當時魏國所有人是這樣傳的,說這孩子不祥不能繼位。後漢藉此傳言說魏國國運已盡,將替天接管魏國。魏國嫡公主,也是寡人的第一任皇后,懇求寡人救救她的幼弟。當時,寡人的第一個嫡子剛滿三歲,跟著一起求寡人說要舅舅。
我實在不忍心,就派興國公護送皇后入魏,興國公帶兵五萬直搗魏國國都。魏國庶王看見大周皇后帶兵入魏,就答應了讓皇后撫養魏國皇子的要求。後漢見魏國內亂平息,又有大周兵馬坐鎮即便退兵了。”
太子感嘆道:“大周又救了魏國一次。”
皇帝繼續說:“魏庶王繼位,並承諾百年之後傳位於先皇皇子。這個小皇子取名魏繼業,自幼在大周后宮長大,跟你兄長一同讀書。直到12年後,後漢主張要魏國公主入漢結親,魏國沒有公主只有一個兩歲的皇子。”
太子無奈的說道:“這魏國皇室真是人丁單薄,一派衰相。後漢是明知故犯故意難為魏國,其實是給他們發動戰爭找藉口。”
皇帝繼續說道:“魏國沒有公主,在宗室裡面封一個公主,後漢還說魏國用假公主挑釁。魏君走投無路想出來不嫁公主變成,迎娶後漢公主入魏的對策,用五座城池給後漢公主當聘禮。後漢看聘禮夠分量就勉強同意了,並要求只嫁魏國真皇子,並要求皇子終身不得納妾。”
太子問:“魏國皇子才兩歲怎麼能娶比自己大十多歲的妻子?後漢能同意嗎?”
皇帝回答他說道:“所以,魏國想到了魏繼業。就派使臣到我大周來索要魏繼業回國成婚,寡人便開關放行。皇后不忍幼弟落入賊人之手,整日憂愁,繼業返魏半年後,皇后就抑鬱而終。臨終時拉住朕的手求寡人一定護住繼業性命!
就算是現在,我每每閉上眼睛都會看見她那臨終時的眼睛。後來你母后就成了繼後,你就成了嫡子然後太子……你就都知道了!”
太子問:“那魏國哪?魏繼業在魏國怎麼樣了?”
這時候魏繼業推開書房門,向皇帝鞠躬行禮,說到:“魏國的事我來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