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如仗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章 內亂,七十二道,執筆如仗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控制住那些不安分的朝廷眼線,這必然少不了血流成河的鎮壓,先後便有十幾名品秩不低的將校武官和胥吏文官被當場格殺。

這些事情擺到檯面上之後,上至廟堂腥風血雨,御史言官破口大罵痛斥羅家的狼子野心其實與謀逆無異,下至民間升斗小民每日活在造反漩渦中擔驚受怕,生怕朝廷下旨屠城讓他們當了替死鬼,從這個月月中更加變本加厲,官府開始每日都派官兵闖入他們家中排查有無窩藏敵國暗探,問詢粗暴至極,若有不順利從當場格殺,攪的釣魚城哪裡還有寧日?此時的釣魚城城中也就只有一個地方能得片刻安寧不受刀兵之禍,羅家三爺羅子布的秋來院。

秋來院此時已是冬雪皚皚,下人們拿著掃帚掃去院中厚厚積雪,動作極輕極緩,生怕打擾了自己主人坐在涼亭裡書寫文章的雅興。涼亭邊的院角有那一片被雪花刷白的黑褐娑羅樹。這些樹都是從西域移栽而來,樹幹上用麻布包裹,以抵禦幽州冬季的嚴寒。

院子的主人,羅家三爺羅子布風評極佳,向來是自持儒雅,謙遜有禮,早年求學於松山書院,與百里山,張清正二人同為孔老先生得意門生,世人都知其為孔老先生的二弟子,殊不知其實他排名第三,排名第一的百里山因為太過於高深莫測,潛藏鋒芒,不被世人所知。

大師兄百里山早年在野,二師兄張清正如今在朝,與二人相比,若論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謀士方略羅子布自然及百里張聖二人,但在著書立學上的成就,二位師兄怕也是比之不及,除此之外,天文地理古今典籍他也無有不精。

羅三爺雖入仕途為官,官至館閣翰林,卻對朝政不聞不問,只求文名。他一心撲在聖人書上,掌管古今通集文庫等萬般閒政事,並書寫了被評為古今第一奇書《天聞錄》,裡面八十一篇章三卷要旨四章目五經注,收錄天下詩篇雜文,為每年兩朝科舉出題公認的範本大綱。

不過要是以此就覺得羅三爺是個只專學術的不解風情的老學究那便大錯特錯了,實際上這位學識淵博的三爺骨子裡還是個灑脫俊逸的風流子,年少就整日混跡於青樓花船夜夜笙歌,揮金如土,興之所至便差人取來狼毫再人家白花花的姑娘身上留下墨寶,早年間更有以誰能得羅三爺御筆紋身便可紅遍大江南北的說法在,風華不再後有所收斂,“僅僅”是娶了六房妻妾,無一人不是才女佳人,叫世人豔羨。

只是多年不知道出了什麼變故,就在羅子布登龍門赴京接任翰林院文極閣大學士的第二日,便有殺手潛入秋來院中將他的妻兒六房殺了五房,五名妻妾八個兒女全部死於非命,最小的那個小妾當時有了身孕歸鄉省親去了這才逃過一劫,事後羅家出動鐵騎踏足三州,死了很多的涉事之人,但就是幕後黑手至今仍未落網,就連那躲過一劫的小妾和當時年僅五歲的女兒也是音訊全無。直到半年前,有個小女孩在小道士的陪同下從南方來到北地,入了幽州城找上松江府說要找爹爹。致仕回家頤養天年的家主羅樂佛得知後遣人調查了一番,便牽著小女孩的手來到三弟的秋來院認親。

那之後院子裡的下人們都知道了三爺並非沒有子嗣,而秋來院從此也多了位小姐,院子有一方精緻池塘盛夏時節會有荷花綻放,小女孩的孃親活著的時候就愛賞月下荷塘的美景,據說小姐的名字也因此而來,小名荷花。

也許是自小離家受盡苦難亦或是很小的年紀就沒了雙親,養成了這位其實長相秀麗的羅家小姐一副誰都不理的淡漠性子,沉默寡言和誰都不愛說話,就是對誰都也沒有好臉色看。院內婢女們私下開始討論這位小姐一點也不像是三爺親生的,整日冷冰冰的,除了三爺之外沒人敢靠近。此事偶然被三爺聽到,一向風雅溫厚的三爺破天荒地勃然大怒下令將搬弄口舌的婢女嘴巴抽攔,又打斷雙腿送回老家,那以後就更加無人敢對這位小姐多說一句,皆是畏而遠之,生怕引禍上身。

羅三爺忙於翰林院書閣事務,定期往返京城東都與幽州兩地,每次都將小荷花帶在身邊貼身照顧,絲毫不放心再交給外人,今日卻在父女二人吃過了頓便飯後第一次將小荷花留在了院子裡。吃飯期間這位羅三爺數次看著低頭扒飯的小荷花,笑意溫柔,還貼心地替閨女拭去了嘴角粘的白米粒,小荷花習慣性地躲開自己拿小手抹了抹,除了哥哥施小小和那個青衫小道士之外他對任何人都有很強的戒心,即便這個是他的親生父親。羅三爺一笑置之,遞去一塊擦嘴巾,柔聲笑道:“和你娘當年一樣,什麼事都想著自己來,不願意麻煩別人,哪怕與我成親了也改不了這個習慣,別人對她好她就受寵若驚,必須加倍還回去,生怕還不起這份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替嫁後,殘王的瘋批王妃無法無天

季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