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如仗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章 金石為開,七十二道,執筆如仗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宏舊部的那些個戶部老人花費了無數個日夜算出來那本賬冊,詳細地記載了南詔起事後的銀兩開銷,涉及漕運糧草,石礦木料,馬匹飼料,等幾十個屬目,所涉銀兩高達上千萬兩雪花銀,這些物資由漕糧轉運司批文,透過明鏡堂這個民間商會流入南詔境內。
其中經由御史臺查證,事發之前大量物資分批以江南大商人私人的名義過審,起初負責稽核邊境錢糧運輸的轉運司幾位主官還未起疑心,到後來數目遠遠超過一個商會能消化的數字之時,這些個主官又被人暗中處掉,轉運司的下屬官吏群龍無首,因怕牽連家人而誆瞞朝廷,南詔藉由明鏡堂匯聚天下籌算一流的賬房先生魚目混珠,假造賬冊,才因此做大。
相黨在南朝畢竟手眼通天,很快有所察覺,蓋因走私賬目巨大龐雜,且做假賬的功夫極為高明,若無精通官賬的戶部老官核對,旁人根本發現不了,並且追根溯源耗費時日甚久,若無人背後支援翻閱戶部賬庫舊籍與邊關前線戰資消耗對比察看,也很難發現端倪。
朱宏死後,滄州戶部的大本營先後經由肖禁馮禮二人打理,這些個朱宏親信很快就銷聲匿跡,事後承天司奉令暗中搜捕卻一無所獲,現在看來其實一無所獲本身就是個線索。
想在承天司眼皮子底下藏人,放眼南朝,便只有秦清泉為首的相黨有這個手筆。這些人戶部老官的神秘失蹤搖身一變就成了甲歲朝議上遞向劉子明咽喉的一柄匕首!
且在御史臺的指揮下,相黨把控的內廷出動高手暗訪江南收集到了證據,將鐵證坐實:明鏡堂曾是劉大學士的家僕施小小的產業!
鐵證如山,御史臺諸位御史見火候已到,紛紛站出來為馬御史搖旗吶喊,煽風點火,個個舌燦蓮花,引經據典痛斥那位年輕大學士驕橫枉法,貪汙受賄,走私叛國!
一番嘈雜之後馬御史揮手止住了眾御史的嘴上攻勢,掀起官袍緩緩上前,對這劉子明拱手一禮道:“證據確鑿,大學士可有話說?”
劉子明嘴角微微一勾,略微苦笑。
馬御史抖了抖官袍袖子,冷哼道:“陛下,大學士認罪了。”
朝野諸官人人變色,朝堂之上卻是一片鴉雀無聲,氣氛凝重到了極點。
這時,年輕大學士眸子裡忽然閃過一絲訝異之色。
眼前百官之中便有一名禮部官員大步走出,面朝天子沉聲道:“陛下,劉子明無視國法,他既供認不諱,那將陛下請降旨嚴斥,以彰顯國法!”出聲之人言辭懇切,聲音洪亮,正是劉子明昔日好友,禮部侍郎方不識。
方不識對著皇帝陛下恭恭敬敬行過一禮,話鋒一轉道:“不過依臣來看,大學士代天巡遊體察民情畢竟有功在身,功過相抵,罪不至死,便由依律行事,奪取他的尊位,降職罰俸以儆效尤,便是了。”
御史大夫馬洪憲臉色一沉,上前一步,冷笑道:“方侍郎此言差矣,此乃叛國之罪!若是三言兩語就揭過去,那豈不是人人都可以叛國造反?人人都可以貪贓枉法? 如此蛀蟲,依我看就該下大獄,秋後處斬,以正國法!”
方不識情急之下,連忙道:“陛下萬萬不可!就算大學士罪行累累,依照律法也該等述職之後才行處置,眼下該做的,便是讓劉子明交出走私之人的名單。”
馬御史嘴角泛起一絲譏諷,“方大人急著為劉子明開脫,莫不是你也牽涉其中?”
方不識愣了一下,沒好氣地甩了甩袖子,“一派胡言!”
這時殿堂之上傳來了一聲突兀的爽朗笑聲,“馬御史不要心急,本官何曾說過我認罪了?”
馬洪憲冷眼輕笑道:“哦?鐵證如山!大學士還要狡辯不成?!”
在眾目睽睽之下,那位年紀輕輕的大學士徑直走向馬御史,面對面笑道:“馬御史,你方才說這個什麼叫明鏡堂的商會是我的?可有證據?”
那名戶部老大人拿著一本奏章雙手遞上,沉聲道:“大學士請看!”劉子明接過那本摺子掃了一眼,上面記載了江南舊七族產業被兼併收購的始末,經手人正是施小小。
馬御史沉聲道:“我們與大理寺聯合查案,遣人查過了,這個叫施小小本是個小乞丐,正是被劉大人收留,養作親信,一路南行帶在身邊,若非有劉大人的支援,他一個身無分文的小孩如何能做這麼大的謀劃?”
劉子明攏起袖子,疑惑道:“那敢問馬御史,小小他現在身在何處?”
“這……” 馬御史一時間還真答不上來。
劉子明抖落了長長的折本,朗聲道:“這上面寫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