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如仗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0章 白骨山的說客,七十二道,執筆如仗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景陽宮鬥棋,是南陵朝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劉子明青雲仕途路上的“初露鋒芒”,彼時先帝景德帝熱衷對弈之道,尚為潛龍的當今天子便常隨李炎兵大人這位棋待詔,天子起居郎在景陽宮開設棋局,以棋推衍國力,問策天下。

景德三十年,隨著太子殿下羽翼豐滿,先帝有意退位,令太子繼承大統,先後頒佈了一系的重要改制,比如設立內閣分散相權以輔佐聖裁,鼓勵民間各地開墾荒田、興修水利,改善民生;市易法,設市易轉運司,調節市場物價……更有改革科舉制度的壯舉,廢除明經科,進士科以經義和策論為主,增加法科;整頓太學,其中就有棋道一門納入“君子修身”綱常,邀天下國手入景德宮以棋會君,獻策於主,故景德宮素有“眾生謀士堂”之名。

棋力高絕前三甲者,可直接跨過鄉試會試,直入殿試大考,朝廷特賜舉者上士之待遇,又有先帝督創,若三甲中有人能贏李炎兵者,特旨拔擢入內閣學士,封千戶侯。

四年前,劉子明負笈遊學,便是在那場景陽宮鬥棋中以一手“活子”險勝一著,從此青雲直上,仕途風生水起。只是那場棋局被皇宮封鎖了訊息,只有一些斷斷續續的訊息傳出,說那位百戰百勝的棋聖大人竟敗給了一個出生鄉野的窮酸書生,起初誰也不信,可沒過多久,先帝就將李大人派去了南彰郡那邊做刺史,這種明升暗降調離京都權力中樞的舉措實際上是印證這一說法,因此才有許多人開始相信李大人是真的敗了,都說他李棋聖馬失前蹄,晚節不保,因丟了皇家顏面而被貶到偏遠小郡做官。

而那位神秘“棋手”從此就成為了皇宮大內裡的一個傳說。

前南疆天山派的首席謀士,現南疆巫師派的軍師袁槐方士素來愛鍾對弈之道,對中原所有高明棋手的棋路如數家珍,唯獨對那位神秘棋手一無所知,今日得知劉子明是那神秘棋手,又以“南疆域十九局”的看家本領對敵,顯然勢在必得。

劉子明也毫無保留,與蓬頭垢面的老方士盤溪對坐,開始執子先行,他的棋路向來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險路,最擅長的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手術,應對這種棋盤殘局的解法更是別出心裁,下出了“以子換子”,“棄車保帥”的搏命之棋,高手求穩斷不會如此膽大妄為,步步讓己方形勢險象環生,也因此他便留心陷阱,步步退讓。

二人以天下做棋盤,眾生為棋子,在這蘆葦蕩中推衍起來,一時間斗的是聚精會神,你來我往,初時耳畔還傳來蘆葦蕩沙沙作響聲,到後來耳窩裡只剩下汗水滴落,棋子如利劍劃刻棋盤的聲音。

蘆葦蕩外圍兩處也同時發生了兩場激烈的氣力之爭,不過就如同棋盤上的局勢一樣,初時平分秋色,可隨著白子方苦心經營的“閃電陣”功虧一簣,黑子的優勢開始顯現,劉子明以處處危機換來的“玄武陣”以陸續破去十九局中的十八局,同時兩處武眼也已經有了潰敗的跡象。

日落西山。

袁槐抹去額頭上的汗水,臉色發白,捻子的手開始微微顫抖。

年輕公子開始以定勢收官,策動全面的活局包圍,老方士猶豫許久後,終於投子認負。

年輕公子笑了笑,伸了個懶腰,望向北位的蘆葦蕩中,那先前肆虐四方的黃雷早已沒了囂張氣焰,風沙吹來,那白衣穿過蘆葦蕩,手上高舉,扛著一個身高九尺的魁梧巨漢。

劉子明轉頭望向西邊,那處蘆葦劍氣橫生,所過之處皆是摧枯拉朽的凜然劍芒,兩道截然不同的精銳劍氣開始相撞,結果以那襲黃袍的道家劍“黃花”略勝一籌,那名守陣的巫師劍士連人帶劍墜入小湖。

袁槐輕嘆一聲,“年輕人,你贏了。”

劉子明微笑道:“老前輩,承讓了。”

老方士沉吟片刻,道:“閣下就是那劉大學士劉子明吧,你來此何事?我南疆巫師派多次被你壞了好事,還沒找你算賬呢!”

劉子明愣了一下,嘴角翹起,“是想說莫里沙、莫臥兒那兩條人命吧?”

“不錯,莫里沙與那北陵皇后往來,是老夫指派,而莫臥兒與相黨往來,也是老夫一手做成的局面,這賬只能找你算。”

“老先生這就不講道理了,莫里沙干預我承天司內務,冒充燕王世子,又在劍都對本官出手,罪大惡極,再說那莫臥兒在央州殺我師兄,屠我城中百姓,勾結相黨,犯上作亂,更是死有餘辜。”

“我巫師派弟子死於外人之手,傳於江湖,我王如何立足?”

“先生,巫師派統御南疆,當為南疆子民多做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替嫁後,殘王的瘋批王妃無法無天

季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