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如仗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2章 刀的傳承,七十二道,執筆如仗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陌刀,古之作戰之重型神兵也,其長餘一丈,寬足有三寸,非力大無窮者不可使動,南朝兵部奇書《百武論》中記載此刀興起於南北第一次國戰,驃騎大將軍柳青蒼首創此刀,用於沙場駐守邊關抗擊北方遊牧,其刀威力無窮,往往一刀劈下人馬分裂,專以剋制北陵朝圈養的草原重騎,無往而不利。

陌門如今的柳氏陌刀就傳自那位開國名將柳大將軍,歷經兩朝三代的家門傳承,到了大將軍獨孫柳千秋這一代已經改良出了沙門柳刀這一更加得心應手的新型陌刀,運用於江湖豪門之爭,如此想來,陌門的興起和柳氏將門的起復不僅是柳家兒郎“”順應大勢東山再起”,更少不了是朝廷有心之人的“推波助瀾”。

既蒙皇恩浩蕩,陌門子弟理當知恩圖報,殫精竭慮,死而後已。他柳千秋執掌陌門,自當守護天子國門。然而,當家族遭難,門派深陷“人熊”之禍時,柳千秋終究難以言明“國大於家”之理,只是在“棄國救家”西行之前,務必覓得一位能夠替陛下戍守國門的繼任者。此戰,看似是第一刀客的江湖名望之爭,實則為新老兩代天子守護神的衣缽傳承之戰。

柳千秋單手執刀,凌空而立,望向那谷底散發的璀璨光華,眼神中透出一絲興奮之色,嘖嘖道:“要是這種程度,可不夠看啊。”

嗤嗤嗤幾聲傳入耳窩,山谷飛石被風沙捲起,交織著飄零的雪花,形成了一股詭異的場景,那谷底一會傳來狂風怒號,一會又寒意徹骨,又伴隨幾聲悶雷。

柳千秋抬頭望去,烏雲聚攏在一線天峽谷的方寸之地,隱隱作響,他很清楚谷底那小子在幹什麼,刀客練刀到極致的地步,有蓄刀的法門,便是將所有刀法傾洩注入刀身以求一刀驚人。而那隱而不發的九色天雷搖搖欲墜,逐漸形成了一張天網恢恢的雷網,柳千秋無動於衷,嘴角冷笑,這是將他柳千秋當作是甕中之鱉了。

谷底的刀焰之盛已到了公然搶奪吞食日月生機的程度,看起來是那‘神遊雷宵’的天雷門禁發開始將三代刀仙的絕技融會貫通,這才有了這戰仙之刀的雛形,並進一步竊取天地造化。

天穹九道粗如合木的天雷墜入谷底澆灌刀身,谷底有雪花遇風成冰,以七重颶風之勢反哺天恩。

柳千秋耐心等待如此石破天驚的神刀術攀至鼎峰的那一刻,只聽見谷底傳來清朗的聲音,如洪鐘大呂:“柳前輩,久等了。”

一道殘破白衣的影子持著琉璃七彩的天問刀急撞掠空如彩虹,噹的一聲巨響,與那長柄柳氏的陌刀相撞,金石之聲響徹天地。

兩道殘影交織在峽谷高空碰撞幾十個來回,刀刀到肉,削山斷崖,原本狹窄到只夠一人一馬通行的一線條山谷被刀橫砍出不下八十道觸目驚心的刀疤,更有一處高聳山壁完全一分為二。

南宮少卿以三重取自刀仙的刀法竊取天機之後,刀罡能與陌刀堪堪對撞而不吃虧,進可攻退可守當真無懈可擊,那陌刀雖然威力非凡可卻有一個致命之處,就是即便改良了刀身重量的分佈依舊比不上橫刀的靈活,需要使用者以步伐相穩。南宮年少在通天山靈劍泉學劍,有凌劍聖以習自武當山的七十二招古劍術相傳奠定根基,對天下諸般武學瞭如指掌,那七十二路的劍術看似是攻敵之術,其實本質上是克敵之法。

其中對待重型武器時便有崩劍式“霸王卸甲”,截劍式“燕子返巢”,點劍式“踏雪尋梅”三術可針鋒相對,應變自如。柳千秋的刀法叫做“白帝斬蛇”,施展開來大開大合,氣勢雄渾,乃勇者搏命刀法,講究寸土必爭,與凌劍聖的‘凌天十三劍’是同一路數,此時以柔克剛正是最佳的應對策略。

在天雷地網的籠罩下,柳千秋處處受制,其威勢無窮的刀劈皆被那以巧破力的天問刀巧妙地擋開,南宮少卿刀隨人動,身形靈動飄逸,接連在柳千秋粗壯的四肢關節處增添數道新傷。然而,手掌心卻傳來一陣麻酥之感,那陌刀的餘勁著實驚人。近身搏鬥,稍有不慎便會被刀身所傷,只是瞬間的反應不及,柳千秋手腕處鬆開刀柄,倒提柄棍於身後,一記拍柄發力,陌門呼呼轉動,狠狠地擊打在南宮少卿的胸前檀中穴。南宮少卿胸骨碎裂,順勢扭腕,一記離手刀刺入柳千秋的左臂。

轟隆巨響之後,兩人同時往相反方向撞去,南宮少卿被重新擊入谷底,柳千秋陌刀脫身被天問刀扎通手臂釘入山鞘。

南宮少卿重重地砸在地上,翻滾了幾下才停住身形,第二次吐出大口鮮血,渾身止不住的顫抖了起來,抬頭看著山壁上那人,嘴角滲血慘笑。

柳千秋的一隻手臂被那柄黑虎刀完全穿透釘入山壁以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替嫁後,殘王的瘋批王妃無法無天

季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