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如仗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章 穿沙過林聽風聲,七十二道,執筆如仗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沙漠劍池為戰場,姓江名沐劍的麻衣少年劍指金衣小和尚。
徒弟對徒弟,小和尚凜然不懼,以劍對劍,借名劍三千一戰。
看著眼前的一幕,江沐劍驚道:“出家人也用劍?”
小和尚十二一臉耿直地搖了搖頭。
江沐劍微怔,木訥道:“你要是不會劍,我勝之不武啊!”
劍聖凌若寒站在一旁,無奈地搖了搖頭。回想起與江沐劍這小子同遊半年的時光,他不是沒有動過收徒的心思。此子心性堅毅,猶如磐石,令人讚歎。無奈這小子根骨平庸,猶如朽木,難以雕琢;領悟能力更是差到了極點,如同無頭蒼蠅,四處亂撞,自己苦修十幾載也只是到達了三品的劍客水準。
而眼前的小和尚雖然年紀尚小,可是實打實的一品高手,在凌若寒看來,此人未來的武功成就絕不在天武大師之下,將來更是有望成為佛道佛頭的領軍人物。
三品和一品的差距,猶如雲泥之別,這小和尚就算手拿廢鐵也能把他砍死,又何談取勝?
可這小子手持青葉子,若是戰敗恐怕會損了神劍威名,凌若寒縱橫一生早已視名聲為浮雲,只是這青葉子自跟隨他劍指天下以來從未有過敗績,今日難得要栽在這小子手裡?
也罷,點撥一二吧。
凌若寒輕輕抬手,劍池散落的三千把劍同時浮空,密密麻麻地飛到江沐劍頭頂,劍聖眯眼道:“小子,便從這劍陣中體會劍意吧。”
江沐劍微笑點頭,手握青葉古劍,劍意暴漲攀至頂峰。天地間的靈氣都匯聚到了他的劍上。他的眼神變得深邃而神秘,三千把劍同時動了起來,劍卷殘雲,風沙再起,新的劍陣豁然貫通大漠。
劍光照亮了整個大漠,每一把劍都像是一條蛟龍,靈活地穿梭在大漠之中,劍尾掃過之處,掀起一陣沙塵暴。它們的速度極快,肉眼幾乎無法捕捉到它們的軌跡,只能看到一團團劍光在大漠中閃爍。
大漠中的黃沙被劍氣捲起,形成一道沙龍,衝向天空。江沐劍的劍勢越來越猛,如同疾風驟雨一般,以青葉子為劍眼,劍陣重活,威力驚人。麻衣少年牽引氣機大動,千劍閃光,一同向小和尚刺去。
小和尚腳尖退一步,單腳立起,三千劍上金光閃閃,彷彿佛寺中的羅漢金身,熠熠生輝。他口中默唸某種佛語,身後便現一巨大金身佛陀的虛相,高達數十丈,莊嚴肅穆。金身佛陀以身攔千把飛劍,隨後,小和尚的身形突然消失在了視線中。
隨著一道青光將天地刺出一個大洞,在大漠的盡頭,又有一道金光閃過,江沐劍的身影出現在金光之旁,他的手中握著青葉古劍,劍身閃爍著青光。
他緩緩回頭看了一眼大漠的白衣劍聖,轉頭不敢置信地看著胸前刺入腹腔之中的那柄三千劍劍,而手中的青葉子則是刺入了小和尚的金身肩膀。
凌若寒伸出一隻大手,眉眼一凝,兩人被一道排山倒海的爆裂劍氣炸開,往兩邊飛去。
他看著艱難倒地的江沐劍,輕聲說道:“小子,你輸了。”
隨後,他衣袖輕鼓,劍陣轟然開裂,千劍盡折。
小和尚十二穩住身形,袈裟半點沒破,只是愕然看著肩膀上的血口,眼神複雜,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夜色已暮,一望無際的大漠天空繁星點點,銀河背九天而懸,歎為觀止!
劍聖凌若寒嘆了口氣,望向大漠星空,有些悵然。隨後他緩緩起身,一個隔空飛起,抱起麻衣殘破的少年郎,踏空而去。
小和尚揉了揉眼睛,朗聲喊道:“對了先生,皇后娘娘讓我問你,既然先生也是北人為何要幫這些南陵人出頭?”
凌若寒眼中透出凌凌寒光,轉頭道:“如你有你的佛理,我有我的劍道,劍之所指,我心安處便是家鄉。”
那一日,凌若寒帶著年輕人離開了大漠,天下人不知其所蹤。
小和尚十二神力破劍陣後,未做停留,黯然離去。三日後,北武大軍重整旗鼓,揮師南下,又破三城。
青山侯將旗幟插在幽蘭關的城頭之上,以酒敬天命。
————
京歌皇宮,沉默許多年的御書房內,傳來一陣爭吵。
年輕的南陵皇帝單手扶在白玉龍席上,身子癱軟下來,一眾六部大臣跪於屋內,將頭重重低下,不敢直視眼前之人。南陵皇帝陛下氣到顫抖,他的手指緊緊抓住龍席,關節都泛白,手臂上的青筋一根根凸起,似要爆裂開來。
在他之下,除了那些跪著的六部官員,還有兩位內閣機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