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如仗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君臣戲,七十二道,執筆如仗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帝很近的地方,跪拜道:“劉子明,拜見陛下!”
皇帝趕忙扶著他的手,吩咐道:“你我乃知己,這些虛禮在朝上用也就罷了,私下不必如此。”
劉大人微笑道:“陛下,既是知己,亦是君臣。”
皇帝聽這話,旋即揶揄道:“君臣?子明,聽說朕召見你,你卻忙著幫鄰居家抓雞,讓朕等候,可有此事?”
劉大人裝腔作勢又要跪下,高喊:“陛下恕罪!”
年輕皇帝及時扶著他,笑道:“行了吧你,快起來吧,朕有要事與你講。”
不等他開口,劉子明先張口說道:“臣斗膽猜猜看,陛下是否正為邊境一事憂煩。”
皇帝眉心微動,收斂笑意道:“說說看。”
“也不難猜,邊境叛亂系玉龍關守將徐榮所起,徐將軍這人臣是瞭解的,忠肝義膽,對陛下更是忠心耿耿,說他領頭造反只有兩種可能,一有人假傳聖旨惡意挑唆,以勤王救駕之名起事。二則是徐榮在邊軍聲威愈隆一呼百應,而他本人已被宵小奪了軍權,有人借他的名號造反作亂而已。”
劉子明見陛下的眼神逐漸冷冽起來,稍稍頓了頓,接著說道:“無論是哪種,邊境之危都已迫在眉睫,徐榮一支人數眾多聲勢浩大,我朝有能力解決如此邊患的只有兩人。老將軍邢臺三年前縱容其子參與央州武鬥,被內閣問罪奪了軍權困在京歌,他沒有可能,所以就只剩下我朝定海柱,大將軍衛義庭了。”
皇帝反問道:“衛義庭神勇無雙,徐榮叛軍潰敗投降只是時間問題,朕又為何要惱?”
劉子明嘴角上揚,解釋道:“徐榮叛軍對朝廷大軍來說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剿滅他們確實只在朝夕之間,不過陛下的擔憂就是在這朝夕之間。擊潰叛軍不難,難的是此去邊境路途遙遠,衛將軍大軍北上千裡,若是京歌有變....”
此話說完,御書房陷入了一片沉默。
隨後皇帝神情肅穆,嘴角泛起苦笑,搖了搖頭。
這反應弄的劉子明很不自在,他小心詢問道:“陛下,臣說的不對?”
忽然皇帝大笑一聲,拍手道:“真不愧是百里山的弟子,你果然沒有讓朕失望!”
劉子明嘆了口氣,心想這皇帝一驚一乍的真是個怪人,不過想想也對,真龍天子嘛,最是喜怒無常。
皇帝站起身來,拍了拍他的肩膀,柔聲道:“你我相交不錯,朕一直很欣賞你,但此事牽連甚廣,在告訴你之前朕想知道,你的立場。”
皇帝又稍頓了頓,說:“朕想知道,在內閣的這次會議商議出調衛義庭北上,你投了贊同的票還是反對的票?”
劉子明肩膀一僵,低頭稟道:“臣,棄票了。”
“棄票?子明是打算置身事外了?”
劉子明微笑道:“相反,這是選擇站在陛下這邊。”
“內閣除去秦首輔,七位學士,四位相黨的大人投了贊同,我和屈學士保持中立,我們這樣棄票中立的自然少不了會被敲打一番,至於那唯一一位投了反對票的鹿中原鹿大學士恐怕要吃苦頭了。”
“至於立場...”
“承天衛的辦事能力,臣是信的,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今日陛下密見我之事恐怕相黨遲早會知道。一旦相黨知道,就會認為我已投效陛下,得罪了他們,若再不得陛下庇佑,臣小命難保。”
皇帝將劉子明扶到座位上,讓他坐下,接著苦笑道:“子明啊,我南陵朝看似氣運昌隆,實則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以宰相秦清泉為首的相黨權傾朝野,根基深厚,爪牙遍佈,朕這個皇帝只是個擺設罷了。這些年來若不是衛將軍周指揮使等人護持,朕早已...”
劉子明直入主題道:“陛下希望臣怎麼做?”
“替朕出趟遠門,剷除相黨在全國內的爪牙,為朕在京歌的謀劃打下基礎。”
劉子明微怔,“陛下如此信我?陛下呀,臣是個懶人,這擔子對我來說有點重了。”
皇帝輕笑道:“子明說笑了,你和他們任何人都不一樣,你雖偶有慵懶,卻有謀略,朕相信你的能力。”
“現在朕問你,可願助朕一臂之力?”
劉子明思忖道:“陛下乃一國之君,眼前陛下有難,我等身為臣子義不容辭,為陛下盡忠,此乃道;陛下待我如友,幫助朋友理所應當,此乃義。”
“道義當前,臣願效犬馬!”劉子明一掀前襟,雙膝跪地,高聲道。
皇帝把劉子明扶了起來,大喜道:“好,朕沒有看錯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