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出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章 暢聊執政,梁蕭升官記,可否出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慨,他的心中,其實一聊起這些,有時候又很怕梓晴走到很遠的地方。那樣兩個人見面就困難了。
想到這兒,梁蕭忽然有了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怎麼了?感覺你有些失落。”
“不說這個,不能告訴你,怕你笑話。”
“不說就不說,等一會兒把你喝多,看你說不說。”
“梓晴,你覺不覺得我們縣級城市的主官,換的太頻了呀。在一個地方待了兩三年兒,然後就走了。我覺得這樣對於一個縣級城市來說,對於他的發展是不利的。就拿一個書記來說吧,在一個城市待三年,那麼他的很多想法其實還沒有時間去實現。而有很多幹部,擔心自己的想法實現不了,那麼他就不去做一些長遠的事情,只是在乎眼前的政績,追求短期的表現,這樣我總感覺有些不合理,你說那,梓晴。”
“梁蕭,你說的這個確實是一個普遍現象,現在官員的流動性確實太大了。之前早些年的時候,都是從一個地方兒逐步培養起來的。比如說在望海,那你們也可以先在東臺當一個鎮裡的幹部,然後是副鎮長、鎮長、書記,然後進到城裡當局長,成為副市長、市長、書記。你是這樣一步一步走起來的,如果都是這樣,你當市長,再當書記,那麼你在這個城市當官的時間就長一些,有一些主張你可以得以去實現。我這樣兒的,是從外面兒調過來的。在望海待幾年的時間,那麼我的想法確實不一定能做一些長期的規劃。這樣來說,對於工作確實是不利的。”
“除非有一種可能性,比如何為書記剛來之後和你非常合拍兒。做的統一的一個規劃,然後作為市長的你大力的去實行。然後何為走了之後,你接任書記,然後你不改變他的計劃,繼續去好好兒的去執行,那麼這樣會有一個連續性,然後之後你再交給你的接任者,這樣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局面。但是,現實之中似乎不太可能。書記和市長啊,經常有不和諧的。或者是有的時候不是市長接任,又外來的一個書記。那麼他就有可能推翻之前的一些規劃,去做自己的一些發展規劃。這樣來說,就斷檔了。你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是不是,梁蕭?”
“嗯,是的,這是一種普遍現象。”
“其實很多城市都是做的發展規劃,5年的,10年的,20年,30年。如果這些發展規劃都是科學的,都是可行的,可以實現的。然後,這個城市的現任主官和未來接任的書記、市長都按照這個計劃一點點的去執行,那麼這個城市的發展應該就是未來可期的。中間有一些小的微調還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有大的改變,把計劃整個拋棄了。重新研究,那就是勞民傷財了。城市管理,城市經營吧,其實我喜歡說城市經營,管理是另一個東西,一個城市確實需要經營,就像做生意一樣。”
“你這個城市有什麼特點?基礎條件怎麼樣?適合做一些什麼樣兒的發展?發展重工業,發展農業,發展輕工業,發展旅遊,發展其他的一些,有哪些可以成為支柱產業?以哪些為輔助產業?一個城市需要好好的規劃,需要好好的經營,那麼這個城市的百姓才能從中受益,這個城市才能更好的發展起來。南方的城市其實在早些年很一般,為什麼後來崛起的這麼快呢?”
“南方的城市,我感覺整體的營商環境都非常好。然後政府的公務員確實是為百姓服務的,北方這面兒稍微差一些。工商、稅務、城管等等部門兒,還是存在著吃拿卡要的現象。原來的那些老觀念還沒有徹底的轉變和放棄。對於企業經營者和一些商戶來說,他們有時候還是會遇到這些困難。當然了,現在比以前強了一些。南方就不一樣,很早的時候就是為百姓服務,為商戶服務。所以說南方的企業發展的很快,人家企業發展的好,就給地方多創造稅收。城市就受益,百姓就受益。”
“是啊,這個你說的對。但是為什麼老說改變營商環境,改變改變,為什麼還是改變的不夠徹底?”
“哎,這個就一言難盡了。人的觀念,有些東西根深蒂固的,置身於腦海的深處。我們這面兒的辦事模式都是這樣兒,上醫院要找人,孩子上學也要找人,分那個好班兒,挑個好老師。上其他部門辦事,我們第一個想法就是找人,不找人,事情就不好辦,事情辦的就慢。南方是不是就不這樣兒了?”
“嗯,差不多吧,南方基本上不這樣,沒有你說的這些概念。”
“梁蕭,等你當了書記,可以在這方面好好抓一抓。大力的改變營商環境,加強公務員的執政為民的這些,服務態度等等,這方面兒可以做一下文章。你的那些想法很好,這種改變肯定不是一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