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臣一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四章 功過三七分,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將臣一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 “小仁而大不仁!” 趙煦心中冷哼,對司馬光極為不滿,心中大大傾向於王安石,畢竟王安石一心變法圖強,。 然而範正卻冷笑道:“司馬光是小仁而大不仁,而王安石則是大仁小不仁。” “此話何解?”趙煦皺眉道。 範正冷笑道:“王安石變法,其本意是富國強兵,的確是天下之大仁,然而其變法卻極為固執,無視大宋實際情況,一意孤行他推行變法,哪怕已經造成了危害,卻依舊毫不悔改,對於普通百姓卻是小不仁。” 趙煦不由一嘆,王安石變法對於國家層面的確是有利,然而卻激起了全民反對,對百姓的確是不太友好。 二者如果能夠精誠合作,實乃天作之合,查缺補漏,重振大宋計日可待。 他們二人性格皆有缺陷,王安石拗,不聽人勸,哪怕新法有錯也堅決不改,而司馬光犟!寧願退隱洛陽,也不和王安石同朝為官。 二人爭鬥也算了,同時帶動新舊兩黨黨爭,讓大宋錯失復興的良機,讓人扼腕嘆息。 趙煦頭疼無比,今日看似是諡號之爭,實際上則是新舊兩黨的理念之爭,一個弄不好,神宗當年的悲劇將會重新上演。 範正鄭重道:“既然新舊兩黨爭執不休,不如就給這兩位糾纏一生的宿敵來一次最公正的審判,為二人功過蓋棺定論,結束這場長達數十年的爭鬥。” “蓋棺定論!” 趙煦微微點頭,知道此事必須要快刀斬亂麻,否則勢必要再次出現新舊兩黨黨爭之勢頭。 第二日朝會。 “啟稟官家,司馬光不尊官家,擅自廢除先帝新法,讓先帝數十年的努力化為烏有。” “阿雲案司馬光睚眥必報,實乃偽君子也!” “司馬光獻地西夏,讓我大宋的大好局面毀於一旦。” …………………… 新黨果然再次彈劾司馬光道,抓住司馬光的痛點,兇狠的進行抨擊。 楊畏毫不猶豫反擊道:“啟稟官家,司馬相公廢除新法,只是效仿漢武帝后期廢除苛政罷了。” “苛政?” 趙煦看向楊畏不由眼神一冷。 新法乃是父皇神宗苦心積慮十六年推行的政策,這才讓大宋的形勢稍微好轉,而在司馬光眼中竟然是害民的苛政。 楊畏心中一虛,頓時明白說錯了話,當即轉移話題道:“王安石變法剛愎自用,酷法害民,百姓積怨十六年,早已經到了不得不改之地步。” 趙煦深吸一口氣,環視劍拔弩張的新黨和舊黨,當下露出一絲玩味道:“既然朝堂各持己見,以朕看,不如當眾來為二位相公評定功過是非如何?” “當眾評定功過是非!” 新舊兩黨豁然一驚,訝然的看著趙煦。 一直以來,評判前人是非通常是史書記載,而公開在朝廷評判則是第一次,更別說如今朝堂之上,兩位宰相皆有一批忠實的支持者。 兩黨眾官對視一眼,不由冒出熊熊戰意。 趙煦看向一旁的蘇轍道:“蘇相公,你來主持評定王安石和司馬相公的功過是非朝議。” 蘇轍乃是中立派,其負責主持新舊兩黨的蓋棺定論,也算是最為公平公正。 “微臣遵命!” 蘇轍眉頭一皺,這可是大宋最富爭議兩位宰相,稍有不慎將會引起非議,然而趙煦親自點名於他,他也只能無奈領命。 蘇轍環視新舊兩黨,深吸一口氣道:“自古以來,評判一個人的功過是非,通常有個人操守、為官為政、對內對外之策,等等。” 新舊兩黨微微頷首,蘇轍所言的確如此。 “就拿個人操守來說,無論是王安石還是司馬光,皆是清正廉潔,乃是人臣之典範。”蘇轍正色道。 新舊兩黨官員紛紛點頭,他們相互攻擊,皆是從為官為政之上,王安石和司馬光在人品上無人可以指責。 趙煦點了點頭道:“諸位愛卿可以暢所欲言。” 王棣率先出列道:“啟稟官家,祖父王安石一心為國,為了振興大宋,嘔心瀝血,不顧世人非議,主持變法大業,對內富國強兵,對外力壓西夏,收復熙河數州,無愧於朝廷,有功於社稷,當得文正之諡號!” “臣等贊同!” 章惇等一眾新黨大臣紛紛附議。 呂大防冷笑道:“王安石無愧於國,卻有愧於百姓,新法一出,百姓怨聲載道,有《流民圖》為證,王安石豈能無過。” “歷代變法皆有質疑之聲,王相公變法乃是為了國富民強,雖有異議,但是無損大德。”蔡卞堅定道。 新黨舊黨爭吵不停,然而總體上認為王安石變法的本意為好,其變法激進造成一定的民怨。 趙煦見狀快刀斬亂麻道:“以朕看,王相公一心為國,雖有瑕疵卻瑕不掩瑜,不如定在七分功三分過,功大於過,配享先帝廟廷,諡號為‘文’。” “諡號為‘文’。” 新黨舊黨不由一頓。 ‘文’這個諡號,雖然不如‘文正’最頂級,但也是難得的好諡號,新黨官員微微頷首,尤其是趙煦讓王安石配享神宗廟廷,已經是對王安石的肯定。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