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臣一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三章 青苗法,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將臣一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85章 青苗法 “青苗法!” 剎那間,朝堂百官不由一滯。 青苗法乃是王安石變法中爭議頗大變法之一,朝中對其褒貶不一。 大宋的高利貸利息很高,足足有一倍的利息,有些甚至數倍利息,至於什麼九出十三歸,砍頭息,更是家常便飯。 王安石變法的時候,敏銳的察覺到了高利貸的害處,他趁機推行青苗法,由朝廷借貸給民間急需錢財的百姓,一方面趁機打壓高利貸盤剝之害,一方面也可為朝廷增加收入。 “王安石的眼光何其毒辣,青苗法和後世的銀行借貸何其相似!可謂是最古老的國家金融。” 範正不禁感嘆。 王安石變法被後世極為推崇,就是因為其極具前瞻性的眼光和見識,然而這個時代的金融畢竟太過於超前,青苗法在推行的過程中,自然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果然,章惇話音剛落,舊黨眾人就迫不及待的反對。 呂大防皺眉道:“臣等反對青苗法,青苗法看似良法,實則害民之法,青苗法雖然標榜二分利息,實際上夏秋兩稅各取二分利息,實際利息高達四分之多。” 蘇轍亦反對道:“官吏為了邀功,肆意攤派青苗錢,中飽私囊,若有百姓還不上,則會杖責問罪,百姓苦不堪言!” “百姓借貸青苗法需要上戶作保,下戶還不上,則會責罰上戶,民怨滔天…………。” ………………。 一時之間,舊黨和一眾中立派官員紛紛反對青苗法。 章惇頓時臉色難堪。 “青苗法年息不過四分,而民間普遍借貸至少一倍利息,青苗法利國利民。”曾布也皺眉反駁道。 御史楊畏反駁道:“民間借貸固然利息高,反而卻相對寬鬆,而青苗法固然利息稍低,卻必須要求限時用銀錢還賬,極為嚴苛。” 青苗錢的收益,關乎官員的仕途,官員在徵收青苗錢時自然不會在意百姓的死活,為了儘可能收回青苗錢,官員行事極為粗暴。 “借貸還錢,天經地義,民間借貸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朝廷的青苗法已經仁至義盡了。”禮部侍郎蔡卞同樣加入戰場之上。 一時之間,朝堂之上,吵成一片,青苗法阻力重重。 退朝之後,趙煦頭疼不已,圍著後花園御湖數圈,發洩自己心中的不滿,他不明白明明利國利民的青苗法為何會阻力重重。 範正搖頭道:“官家若想知道為何青苗法阻力重重,民怨滔天,只需分析新黨舊黨的動機即可!二者的動機皆不存,自然青苗法不可能成功?。” “此話何解?” 趙煦大為不解道。 範正反問道:“官家可知道舊黨為何阻止青苗法,真的是為民請命?” 趙煦搖了搖頭,青苗法固然有種種問題,但是總體上依舊是利大於弊。 “舊黨官員大多都是地主富戶出身,其背後家族乃是民間借貸的主力,青苗法的推行自然損壞了他們的利益,這才是他們反對的原因。”範正道。 “原來如此!”趙煦眉頭一皺。 “民間借貸雖有便利之處,但是其利息通常高達一倍之多,九出十三歸,砍頭息更是常見的手段,百姓苦不堪言,總體來說,卻是弊大於利,因此,青苗法就應運而生。” “而新黨呢,他們的確是看到了百姓深受高利貸之苦,然而他們的做法並非是救民間百姓於水火之中,而是選擇加入其中,分一塊肥肉。”範正再道。 趙煦頓時臉色難堪。 “無論是民間借貸還是青苗法皆是飲鴆止渴罷了,非但不能造福百姓,還讓百姓越陷越深,二者看似勢成水火,實則一丘之貉,皆為求財。”範正毫不留情的批判道。 “一丘之貉?” 趙煦不由臉皮一抽。 “那以範愛卿之見,應該廢除青苗法?”趙煦問道。 “自然不是,急需借貸的百姓如同失血之人的一般急需輸血治療,而無論是民間借貸還是青苗法,皆是可讓百姓救急,從這一點,利息較低的青苗法是勝於民間借貸。”範正搖頭道。 “範愛卿可有邪……良方?”趙煦眉頭一揚道。 範正自動忽略趙煦的口誤,而是得意道:“良方自然有,那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趙煦不解道。 範正鄭重道:“站在朝廷的立場上,自然要想要抑制民間高利貸之害,民間高利貸之害甚重,然而卻有便利之長處,舊黨攻擊新黨青苗法年息超過四成乃是害民之策,既然如此,官家何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直接下令民間借貸年息不得超過四分,否則官府不予承認。” “好一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趙煦拍案叫絕道。 舊黨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攻擊新法,這一次,他要讓舊黨啞巴吃黃連,有口難言,同時也可以發揮民間借貸的優勢,又儘可能避免高利貸害民。 “至於青苗法看似低息二分,實際上卻能翻倍,甚至還有各種名目攤派,讓百姓大為不滿,固然能夠斂財,卻達不到救民之目的,想要救民,就必須放棄斂財。依微臣認為,青苗法年息最高一分。”範正正色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