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五百萬貫國債
將臣一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五章 五百萬貫國債,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將臣一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87章 五百萬貫國債 “醫家要承銷國債?” 一時之間,整個朝廷百官一片譁然。 “官家切莫聽範正胡亂出邪方,老夫承認醫家固然大興,然而單單醫家那點錢財,又能買下多少國債?”章惇搖頭道。 範正鄭重的伸出一隻手。 “五萬貫?” 百官眉頭一皺,五萬貫對醫家來說,的確已經是盡力了,然而對於民部所需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 章惇嗤之以鼻,範正未免太過於不自量力了。大宋所需錢財無數,又豈能是他一人能夠解決,就連醫家也不行。 範正搖了搖頭,再次伸出五個手指頭 “五十萬貫?” 範純粹微微意動道。 如果醫家能夠湊出五十萬貫,那也可以一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範正再次搖頭,鄭重道:“不!是五百萬貫,醫家願意承銷五百萬貫的國債。” “五百萬貫!” 此刻滿朝震驚,五百萬貫是何概念,大宋每年給遼夏的歲幣也不過是八十萬貫左右,如此已經是大宋極為沉重的負擔了,五百萬貫足足是六年多的歲幣總和。 “這不可能?就是將醫家賣了,你也拿不出這麼多錢來!”呂大防冷笑道。 “醫家的確沒有這麼多錢!”範正毫不避諱的承認道。 “然而天下富商百姓卻家有餘錢,就單單以開封城的財力,消化完這五百萬貫也並非難事,以朝廷的信譽,再加上醫家作保,定然能夠短時間為朝廷籌到錢財。”範正鄭重道。 趙煦心中一動,民間的確可以拿出五百萬貫,此策或許可行。 “範太丞一心為國,臣等佩服!”章惇迫不及待道。 範正承銷五百萬的國債之事若成,短時間解決朝廷的財政危機,對新黨來說,可以大展身手。 如果範正失敗,邪方金身失敗,新黨可以趁機贏回在官家心中的位置。 “臣亦贊同!” 呂大防等一眾舊黨大臣也紛紛贊同。 朝廷出面借貸自然有些抹不開臉,如今多了醫家這層遮羞布,自然再好不過。 而且五厘的利息實在是太香了,哪怕是守舊的呂大防也覺得是佔了天大的便宜。 “臣反對!”忽然戶部侍郎範純粹出列道。 “嗯?” 滿朝百官眉頭一皺看著範純粹,剛剛哭窮的也是戶部,如今有五百萬貫送到面前,戶部竟然不敢要。 “範尚書護侄心切,本官能夠理解,然而發行國債乃是利國利民之事,豈能以范家自身利益而避之。”章惇訓斥道。 範純粹苦笑道:“下官相信範正有把握為朝廷籌來國債錢,然而這筆錢足足有五百萬貫,朝廷豈能一次性拿出,微臣擔心朝廷到時候無法及時兌付。” 對於範正這個侄子,範純粹算是徹底放棄了,任由他折騰,然而讓他真正擔心的則是朝廷的償還能力,五百萬貫的本金,外加五厘的利息,每年足足有二十五萬貫的利息,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範尚書多慮了,朝廷不可能一次性需要五百萬貫的錢財,可以將國債分成一年期,兩年期,三年、五年期!每期定在一百萬貫,如此一來,朝廷有錢可用,又不用一次性償還全部本息。”範正解釋道。 “一年一百萬貫的本息!”範純粹鬆了一口氣,一年一百萬貫的償還,戶部還是有這個能力。 “而且我們可以將一年期的利息定在三厘,兩年期的利息定在四厘,三到五年定在五厘,既能減少利息支出,又能延長戶部還款的年限。”範正輕鬆道。 “三厘!” 百官臉色一抽,沒有想到範正再次降低國債利息,不過這對戶部來說是好事,唯一的壓力則轉移到醫家身上。 “臣亦無意見!” 範純禮滿意點頭。 趙煦環視四周,見群臣再無意見,當下應允道:“準範太丞所奏,朝廷刊發國債,由醫家承銷!” …………………… 當下朝廷刊發邸報,大肆宣傳限制民間高利貸、推行青苗法、以及國債之事。 “民間借貸,嚴禁砍頭息,九進十三出,不得年息不得超過四分!” “青苗錢降到年息一分!允許民間申訴。” “官家英明!” 整個開封百姓一片歡呼。 無他,民間早已經對高利貸深惡痛絕,尋常人家一旦牽涉到高利貸,恐怕一不小心就會家破人亡。 而青苗法看似低息,實際上卻多收一倍利息,再加上青苗法嚴苛,百姓同樣對其沒有好感。 朝廷此舉可謂是大快人心, 一時之間,缺錢之人人心浮動,如此低息在他們承受範圍之內。 “什麼民不加賦而國用足!不過是對百姓敲骨吸髓罷了!” 一個老者對此深惡痛絕道,在他看來,無論是高利貸還是青苗法,皆是害民之舉! 朝廷真正要想幫助缺錢的百姓,最好像義莊一樣,無償幫助百姓,如此方是惠民之舉。 “這位老丈這就有些偏頗了,一分利息已經是自古以來最低了,更何況就連朝廷借錢都要付利息,更何況普通百姓。”一個商戶指著邸報上的國債資訊,嘆息道。 “朝廷發放國債,一年三厘,…………,五年年息五厘!到期償還本金!” 不少百姓看著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