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臣一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四章 生產建設兵團,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將臣一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06章 生產建設兵團 太醫令錢乙心滿意足的退下之後。 範正再度上前道:“啟稟官家,耶律公主已經送來了蛔蒿種子,只待明年試種成功,天下兒童將會免受蛔蟲之苦!” “蛔蟲!” 百官腦海中不由浮現出一副極為噁心的畫面,不由臉色一抽。 “邪醫範正!” 果然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範正在莊重嚴肅的垂拱殿內,當著官家和滿朝百官的面,談論如此噁心之事當真合適麼? 百官不由苦笑,也就範正膽敢如此放肆,再加上其藉著行醫的名頭,否則早就被御史彈劾了。 趙煦可沒有醫者那樣的心理素質,頓時感到一陣噁心,無奈附和道:“範愛卿辛苦了!” 眾人以為範正提及蛔蒿乃是為了給醫家表功,卻沒想範正並沒有見好就收,而是繼續道:“啟稟官家,蛔蒿關係到天下兒童之身體健康不容有失,以醫家的實力很難辦到,臣特意向官家求援。” “向朕求援?”趙煦不由眉頭一揚,不解的看著範正。 要知道範正的邪方從未一敗,幾乎沒有什麼能夠難倒於他,現在主動求援可謂是開天闢地的第一回,當下趙煦不由頗為期待。 範正解釋道:“醫家計劃在河東東路的濰州試種蛔蒿,臣請求官家和朝廷撥付給醫家萬畝荒地作為蛔蒿種植農場。” 後世的蛔蒿就是在濰坊種植成功,範正有了後世的經驗,自然不會再讓種植蛔蒿再走彎路。 “萬畝荒地!” “濰州!” 趙煦和百官不由一愣,他們沒有想到範正的種植蛔蒿計劃竟然如此之大。 “據老夫所知,中醫院所需的藥材大多從亳州進貨,怎麼範大人剛剛調離亳州,範太丞的蛔蒿就改在濰州種植,這未免太過於偏心了吧!”呂大防調笑道。 眾所周知,範純禮之所以能夠調任開封知府,至少有範正一半的功勞,若非醫家帶動亳州藥材業,範純禮恐怕還要再苦熬三年,才有機會調離亳州,而且還不一定是開封知府這等重任。 範正苦笑道:“諸位大人有所不知,蛔蒿喜歡在苦寒之地生存,對於土壤,氣候和降水都有嚴格的要求,否則很難存活,醫家選了很多地點,最終認為濰州最為合適。” “這有何難?朝廷鼓勵開荒!濰坊正好有不少貧瘠之地,可以開荒種植蛔蒿。”趙煦大手一揮道。 朝臣並未有保持異議,如果蛔蒿能夠種植成功,那可是天下兒童的福音,相比之下,萬畝荒地根本不算什麼? 然而範正並沒有滿足,反而得寸進尺道:“地有了,種子也已經到位,醫家還需種植蛔蒿的人手!” “需要多少,儘管道來!”趙煦大手一揮道,大宋最不缺的就是人力。 “種植蛔蒿需要開荒需要大量的人手,更別說從育苗開始,到種植,再到採摘,最後製成藥物,皆需人工,至少需要三千人!”範正鄭重道。 “三千人!”百官豁然一驚,按照大宋的現有的農業規模,種植萬畝農田大約一二百人即可,而種植萬畝蛔蒿竟然需要三千人之多。 趙煦不由臉色一變,他上哪給範正找三千多人去種植蛔蒿。 “陛下還真的有這三千人?”範正意味深長道。 “胡鬧,朝廷每一個人都有用處,哪裡能夠隨便抽出三千人去幫醫家種植蛔蒿。”呂大防怒斥道。 在他看來,範正乃是仗著行醫的名號,蹭鼻子上臉。 章惇也眉頭一皺,不滿的看著範正。 範正環視四周,一字一頓道:“微臣所說的三千人乃是指廂兵?” “廂兵!”範正此言一出,立即百官譁然。 曾布怒色一顯道:“範太丞,你未免太過於驕橫,士兵乃是國之根本,哪怕是廂兵也是保家衛國,可不是為你醫家種藥的藥農。” 其他官員也紛紛彈劾範正。新舊兩黨第一次聯合起來攻擊範正。 蘇頌見狀出列道:“諸位莫要衝動,範太丞之意是需要三千裁汰下來的老弱廂兵來幫助醫家種植蛔蒿。” “淘汰的廂兵?”百官不由一愣道。 範正點頭道:“當年王相公頒佈裁兵法,整頓廂兵及禁軍,規定士兵五十歲後必須退役,同時測試士兵,禁軍不合格者改為廂軍,廂軍不合格者改為民籍。然而大宋採用的募兵制,很多士兵被裁之後並無生計,以至於士兵怨氣滔天!” 王安石變法最大的弊端就是不講後果,裁兵法的確是提高了士兵的素質,減輕了大宋冗兵之患,然而對於被裁撤下來計程車兵戎馬一生,並無太多謀生的本領,再加上朝廷沒有絲毫的補償,這才造成軍方怨言不斷。 “你是說,蛔蒿農場可以接收淘汰的廂兵?”趙煦豁然驚喜道。 冗兵乃是大宋的頑疾,如果蛔蒿農場一下子接收三千淘汰的廂兵,那可為朝廷減輕了不小的壓力。 範正鄭重道:“廂兵本就是朝廷收攏的災民組成,他們本身就有一定的務農經驗,當初新法強兵,大宋卻沒有足夠的土地安置這些淘汰的廂兵,如今需要大量的人力照顧,而且價值較高的蛔蒿則是收容淘汰廂兵的最佳方法。”這章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