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將臣一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將臣一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今日的邸報怎麼還沒有出來。” 次日!精彩紛呈的邸報遲遲未張貼,一眾開封百姓議論紛紛。 隨著活字印刷應用到邸報之上,印刷速度也大為加快,邸報的發行範圍也擴大不少。 朝堂百官人手一份不說,各級衙門,開封府、太學、太醫局等政府機構也會分發一定數量的邸報。 開封城內,已經不僅僅是張貼在宮門口或者在城門口,城內多個鬧市之處也會張貼邸報。 如今邸報涵蓋天下要聞,早已經成為百姓瞭解天下事的主要來源,這讓百姓翹首期待。 “來了!來了!” 隨著一個衙役將邸報張貼在鬧市之處,等待已久開封百姓紛紛圍了上去,準備看今日哪個官員又被蘇大學士揭了老底。 “歲幣!” 然而當他們看到邸報上的內容的時候,所有人都一片譁然。 “遼國要將增加歲幣五萬兩,還將歲幣改為進貢!遼國蠻夷之國竟然要當大宋的宗主國。” “西夏同樣要增加歲賜三萬兩,竟然要大宋再割三城!簡直是豈有此理。” …………………… 看到邸報上的內容,開封百姓義憤填膺。 這還不是更過分的,然而當他們看到蘇軾一一列舉大宋連年給兩國輸送的歲幣總額時,更是如遭雷擊。 “銀絹和茶葉的價值足足超過四千萬貫。” 開封百姓一片譁然,開封城乃是天下首富之地,萬貫家產已經是鉅富了,四千萬貫的財富將是何等的驚人財富。 “我大宋財政緊張,要是將此數千萬貫用於練兵,又何懼西夏遼國,偏偏拱手相讓。” “朝廷無能呀!” 開封百姓憤憤不平,大宋的賦稅很重,然而這些百姓得知自己所交的賦稅竟然送給了敵國,自然心生不滿。 關於歲幣的輿論民間波濤兇猛,而朝堂之上則是潛流暗湧。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蘇軾卻怡然不懼,傲然的面對群臣彈劾。 “臣等彈劾禮部尚書蘇軾擅自將歲幣公之於眾,引起民間不穩,其心可誅。”趙挺之不放過這個機會,極力彈劾蘇軾,想要拿回御史臺的喉舌之權。 “蘇軾,你還有什麼話要說!” 高太后臉色鐵青,一臉不善地看著蘇軾。 蘇軾一臉堅定道:“臣沒錯,兩國使者欺人太甚,仁宗期間,遼國趁著大宋和西夏交戰,偷襲大宋北方十城,趁機要挾加一次歲幣,如今竟然故技重施,西夏更是一頭貪婪的惡狼,這些年屢屢侵擾大宋國土,肆虐我大宋百姓,臣實在是忍無可忍!” 滿朝大臣也是臉色難看,西夏和遼國簡直是欺人太甚,然而蘇軾卻讓他們最後一點遮羞布扯下。 趙挺之繼續攻擊道:“歲幣看似極多,然而不過是每年大宋和兩國貿易的三成罷了,只需數月就能賺回,蘇軾乃是禮部尚書,只需負責和兩國交談即可,竟然將朝堂機密洩露,引起民間震盪,實乃失職之罪。” “臣等懇請太皇太后免去蘇軾禮部尚書之職!”一眾御史紛紛彈劾道,猶如鯊魚聞到鮮血一般撲了過去。 “蘇軾,哀家念你文采不凡,讓其擔任禮部尚書,你竟然如此不識大體,那就休怪哀家不講情面!來人,免去蘇軾禮部尚書之位,逐出汴京。”高太后勃然大怒道。 蘇轍不由痛苦地閉上眼睛,蘇軾果然又一次惹禍,只是這一次恐怕連他救不了了。 趙挺之不由心中暗喜,此次扳倒一個禮部尚書之位,再將邸報納入掌控,他的權力定然再度暴漲三分。 “且慢!是朕讓蘇大人這麼做的。” 忽然一個年輕的聲音響徹朝堂。 “官家?” 剎那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龍椅之上,那個年輕的身影。 “不關官家的事情,是臣一人所為,臣甘願領罪。” 蘇軾聞言一震,他沒有想到官家竟然出面替他扛下。 “胡鬧!小不忍則亂大謀,歲幣公之於眾民間不穩,官家要是讓大宋江山毀於一旦麼?” 高太后勃然大怒,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毫不留情地訓斥趙煦道。 “皇祖母,大宋苦歲幣久亦,再這樣下去,亡國不遠,朕不願意做亡國之君,皇祖母要做大宋亡國的罪人麼?” 趙煦站起身子,怡然不懼直視高太后道。 經過一段時間的健身,趙煦變得高大魁梧,英姿勃發,高太后頓時氣勢一弱。 趙煦環視眾臣,最後落在蘇轍的身上道:“朕最近在拜讀蘇老學士的《六國論》深有感觸。” 蘇轍心中一顫,蘇家一門三傑,其父蘇洵當年讓他們一人一篇《六國論》其中以蘇洵的文章最為出彩!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如今我大宋拿歲幣賄賂夏遼兩國,豈不是正在走六國之老路。” 蘇只能苦笑的點了點頭,六國論乃是其父的文章,其本意不是寫六國,而寫的正是大宋歲幣的危害,他若是反對豈不是不忠不孝。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