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清算趙挺之
將臣一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二章 清算趙挺之,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將臣一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34章 清算趙挺之 “還政詔書!” 當高太后的還政詔書傳遍三司的時候,文武百官豁然一驚,誰也沒有想到範正竟然勸動了高太后。 文武百官親自驗證,不由對視一眼,這的確是高太后的親筆詔書,追隨高太后的保守派頓時心中一涼,頓時知道大勢已去。 “太皇太后早就有意還政給官家,只是擔心官家年輕起身,把握不住國之大事,特意設下了一系列考驗,官家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唯有如此手段方可振興大宋。”範正一本正經的胡說道。 其他重臣臉色一抽,他們當初去勸高太后的時候,高太后可不是這個態度。 “太皇太后用心良苦,官家英明神武,實乃大宋之福。”一眾大臣配合著恍然大悟道,朝堂上下一片和諧。 “皇祖母一心為國,勞苦功勞,對朕亦有養育之恩,其雖還政,朕亦不能虧待於她,特令其移居慶壽宮安享晚年,責令太醫院和中醫院為皇祖母聯合派遣名醫,盡心為皇祖母診治。”趙煦道。 “醫家遵命!”範正鄭重道。 趙煦點頭道:“朕曾經記得,高大人曾經上書母系血脈等同於父系血脈,高家亦是朕的親人,特贈曹夫人為魯國夫人,高士遜、高士林追封為王,高公繪、公紀皆官升二級,其餘高家後人皆有恩蔭。” 趙煦再次下令,重賞高家,大肆追封高家,然而名義上看似隆重,實則都是虛名,就連高公紀等人官升二級,也是明升暗降,從此不再掌權。 滿朝大臣微微頷首,同時也鬆了一口氣,高太后畢竟對他們有恩,如果高太后才剛剛還政,官家就清算高家顯然讓他們難以接受,如今的局面已經是皆大歡喜了。 “太皇太后年歲已高、愛子心切,准許淮南節度使趙顥在皇祖母誕辰之日回京一次,為皇祖母盡孝。” ……………… 趙煦一連串的封賞和動作,讓滿朝百官暗贊,哪怕是劉摯和趙挺之也挑不出毛病。 “官家仁孝!” 百官一臉感動道。 範正見狀不禁感嘆,能夠位列朝堂的眾臣除了要有才華之外,還要有演技,昨日滿朝大臣指責趙煦不孝,如今趙煦一朝大權在握,滿朝皆贊官家仁孝。 “啟稟官家,御史中丞趙挺之縱容其子行兇,暗中威逼利誘船伕做偽證,德不配位!” “微臣彈劾觀文殿學士劉摯…………………… 御史楊畏見風使舵,揣摩趙煦聖意,火力全開,連連彈劾追隨高太后的一眾頑固守舊派。 “準!” 趙煦大手一揮道。他可以對高家網開一面,然而卻對這些高太后的追隨者不再留情,他明明已經逼宮,而這些人竟然還意圖讓高太后繼續垂簾聽政,如今他大權在握,自然要對其清算。 “觀文殿學士劉摯降為光祿卿,知黃州。” 劉摯心中一震,嘆息一聲,光祿卿和知黃州也算是給他保留一絲臉面。 “御史中丞行不守法紀,念其苦勞,貶新州團練副使。” 而呂大防則沒有那麼好運了,直接被一貶到底,新州就是嶺南之地,當初蔡確就是被流放這裡。 趙挺之心頭一顫,連忙求救的看向呂大防,希望呂大防再救她一回。 呂大防無視趙挺之投來的求救目光,若非他見機行事,恐怕也在清算之列。 幸好他有先見之明,先是替官家將雍王趙顥趕出開封,又主動表態支援趙煦親政,非但屹立不倒,還能借機再進一步。 看著最前方的範純仁的身影,呂大防微微示意,御史楊畏再次出擊,彈劾範純仁主政期間碌碌無為。 範純仁心中一嘆,主動出列道:“老臣愧為首輔,未能改變時局,振興大宋,甘願請辭!” “範純仁空有範文正之餘蔭,也不過如此!”呂大防心中冷笑。 然而當他餘光掃過了範正之時,頓時臉色一凝,範純仁雖然保守愚鈍,然而范家後繼有人,範正一己之力推動官家親政,日後定然堪比范仲淹,王安石,成為官家的左右手。 趙煦心中一轉,並未直接應允,而是直接道:“朕剛剛親政,已經連續罷免御史中丞和觀文殿學士,範相公再辭相,你讓天下人如何看朕。” “老臣不敢!”範純仁拱手,不再提及辭相一事。 呂大防心中一沉,他明白趙煦果然有愛惜名聲之故,恐怕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新黨骨幹還未到京。 果然新任東宮侍讀王棣上前道:“啟稟官家,蔡相公實屬冤枉,車蓋亭詩案乃是構陷誣衊,蔡相公一心為國,絕無譏諷朝廷之意。” 趙煦聞言、順勢道:“我大宋文風鼎盛,寫詩填詞者不計其數,以詩詞定罪此乃大謬,此風不可長,傳旨,恢復蔡確觀正議大夫之身,嚴懲構陷蔡確之人。” “官家英明!” 蘇軾也是心有慼慼道,曾幾何時他也是因為詩詞被攻擊,如果按照蔡確的詩詞來定罪的話,恐怕他被貶到天涯海角也不虧。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