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勳貴的反擊
將臣一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六章 勳貴的反擊,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將臣一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 “清丈田畝,方田均稅。” 舊黨官員一片譁然,舊黨之所以被稱之為舊黨,並非其思想保守,或者大多都是垂垂老矣的官員。 而是其大多都是既得利益者,無論何種變法都將損壞他們的利益,慶曆新政如此,王安石變法如此,攤役入畝更是如此。 其背後可不是富戶的幾百畝土地這麼簡單,大多都是千頃萬畝,然而明面上他們卻兩袖清風,一副清高的樣子。 遇到朝堂變法,裝著一副大義凌然的樣子為民請命,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呂大人,官家執意要清丈田畝,那該如何是好?”御史楊畏憂心忡忡道,一旦清丈田畝,他所隱藏的田地將徹底暴露不說,更關鍵的是,如此多的田產恐怕將會讓他清流的名聲毀於一旦。 呂大防冷哼道:“你慌什麼,據老夫所知,你乃洛陽人士,如今開封府乃是攤役入畝的試點,清丈的乃是開封府的田地,杞人憂天!” 楊畏心中一動道:“呂相公的意思是京城勳貴外戚!” 呂大防點了點頭,開封府田地最多的並非是官員,而是一眾勳貴外戚,這些人都是當初跟隨趙匡胤打天下的功臣,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後,給他們榮華富貴,大量賞賜,早已經在開封府盤根錯節。 如今經過上百年的經營,他們早已經將開封府的土地據為己有,當初王安石變法三試三罷,就是他們所為。 “妙呀!這些勳貴外戚田地最多,這一次開封府富戶聚眾鬧事,恐怕就有他們的影子,這一次,官家清查隱田,他們又豈能坐得住。”楊畏撫掌大悅道。 “等這些勳貴外戚群起反對的時候,相信官家定然會知難而退。”呂大防臉色晦暗難明道。 楊畏冷笑點頭。 “曹大人,這該如何是好?”一眾勳貴外戚得聞朝廷清丈田畝的訊息,立即齊聚曹府商討對策。 在大宋一眾外戚中,曹家最為顯赫,高家自從高太后還政之後,早已經閉門謝客,向太后之前對向家嚴加叮囑,不讓其入朝為官,如今才剛剛恩蔭,還未正式授官,至於孟家則是剛剛在開封城立足,還未徹底融入外戚勳貴圈子。 前樞密使曹暉臉色難堪,他當初被蔡確所勸擁護趙煦親政,然而趙煦親政之後,直接任命曾布為樞密使,對他明升暗降,給他一個高官閒職。 他雖然不滿,但是也並無太大反應,畢竟官位大小無損曹家的富貴,然而如今趙煦在開封府清查隱田,可是直接觸動了他的利益。 他貴為一品大員,雖然有一千畝的免稅特權,然而面對曹家龐大家產依舊是杯水車薪,一旦曹家所有的田地攤役入畝,哪怕是他依舊是極為心痛。 曹暉看著勳貴外戚群情激奮,心中一動,表面卻無奈道:“官家變法之意已決,本官又有何辦法。” “要是太皇太后執政,我等何至於有今日之患。”一個勳貴懷念道。 一眾勳貴外戚心中一動,對視一眼,隨即將內心的想法隱藏。“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朝廷想要清查田畝,我看誰敢查石府的田!”一個勳貴傲然道,他乃是開國將領石守信之後,如今雖然已經開國上百年,石家依舊是大宋豪門。 其他勳貴外戚一臉傲然,他們乃是跟隨大宋開國的將領和功臣,歷代為官相互聯姻,勢力早已經盤根錯節,開封府各縣不過是六品官員,如何膽敢得罪他們。 曹暉卻搖了搖頭道:“胡鬧,官家立志振興大宋,我等豈能不助其一臂之力,曹家的確是隱匿了五十畝田地,明日就曹家就主動申報,不過據我等所知,整個開封府隱匿田地的可不止我等?” 石守信之後隨即道:“曹大人所言極是,石家也隱匿了三十畝田,明日也主動申報。” 一眾勳貴恍然大霧,各自申報二三十畝田地交差了事。 與此同時,整個開封府開始大規模清丈田畝,對於大地主輕拿輕放,對於富戶貧戶嚴格至極,富戶中戶的一點點隱田也紛紛被查出,就連很多赤貧百姓所開荒之地亦被當成隱田來查。 除了開封府蘇頌親自負責的開封縣外,其他各縣陽奉陰違,百姓一片怨聲載道。 “官家,聽說民間百姓對攤役入畝怨聲載道!可有此事?”此事竟然傳入皇宮,驚動了向太后。 “嫡母何出此言?攤役入畝一出,普通百姓賦稅大減,又豈能怨聲載道。”趙煦臉色一變道。 向太后憂心忡忡道:“官家變法圖強此乃好事,然而亦不可貪功冒進,官家剛剛親政,還需以穩妥為主。” 向太后乃是沒落的文官世家出身,並不和勳貴和外戚一心,然而最近一段時間傳入她耳中的皆是新法推行,民間群情激奮,自然憂心忡忡。 作為太后,她看重的並非建功立業,或者是開疆擴土,而是大宋江山的穩定,而且神宗時期的方田均稅法三試三罷,皆未成功,可見其中的阻力多大。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