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正方’即時候補
將臣一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章 ‘正方’即時候補,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將臣一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42章 ‘正方’即時候補 冗官是大宋最為棘手的難題,畢竟誰也不願意丟官,想當初,范仲淹就是栽在了這個方面,結果百官群起反對,最終黯然辭相。 而王安石變法更是吸取了范仲淹的教訓,將所有的重心全部放在冗兵和冗費之上,冗官方面極為緩和,饒是如此,依舊難逃一敗。 而六十致仕之法,恐怕是能夠緩解大宋冗官的方法,而且不激起百官反對的唯一方法。 “微臣今年已經六十有七,又身為百官之首,自當以身作則,主動配合六十致仕之策,臣懇請官家恩准。” 當下,範純仁第三次辭相。 古禮,三辭三讓。 垂拱殿內,文武百官都心中明白,如今已經是範純仁第三次辭相,這一次,趙煦將再也沒有理由挽留了。 果然趙煦嘆息一聲道:“範大人勞苦功高,辭相之際,依舊向朕獻此良方,此法既然是範相公所獻,範相公又和範太丞乃是伯侄,不若就由範相公來負責如何!” 六十致仕關聯朝堂百官和醫家,範純仁乃是當朝宰相,對朝堂自然極為熟悉,再加上其和範正乃是伯侄關係,自然乃是最合適的人選。 “臣不甚榮幸!”範純仁鄭重道。 百官不由神色難明的看著範純仁,按照大宋的傳統,一旦宰相被罷之後,通常的行為是追加尊稱,貶到外地任知府,而範純仁則是少有罷相之後,依舊委以重任的宰相。 呂大防心中一震,他當初暗中投靠趙煦,將範純仁置於尷尬的位置,曾經暗暗嘲諷範純仁深受范仲淹遺澤,也不過如此。 如今範純仁卻靠六十致仕之策成功翻盤,讓他心中五味泛陳。 不過這種感覺很快就被心中的欣喜沖淡,因為,範純仁辭相之後,按照趙煦的許諾,他將更進一步,位極人臣。 然而讓他大失所望的是,趙煦並沒有立即兌現承諾,封他為宰相,反而讓宰相之位空懸。 下朝之後,依附於呂大防的御史楊畏急不可耐道:“不應該呀!官家既然做出了承諾,又豈能毀諾。” 呂大防臉色凝重道:“楊大人還沒有看出來麼,官家這是要用宰相之位,讓呂某主動上書同意新法。” “攤役入畝!” 楊畏不由驚呼,攤役入畝用心極為險惡,滿朝官員哪一家沒有萬畝良田,一旦實施,不知道需要多交多少糧食。 呂大防重重點頭。 “此法危害甚廣,呂大人萬萬不可答應!”楊畏皺眉道。 呂大防所代表的乃是舊黨的利益,而舊黨背後則是一個個大地主支援,就是如此,他們才能將王安石等一眾新黨徹底扳倒。 如果呂大防推行攤役入畝,恐怕立即會被舊黨拋棄。 “老夫自然知道厲害。”呂大防無奈道。 一連數日,呂大防和趙煦相互僵持,朝堂之上宰相之位空懸,也無一人推舉宰相人選。 …………………… “呂大防真是不知好歹,世人皆知,攤役入畝乃是百年良方,呂大防竟然為一己之私,枉負聖恩!” 御花園內,趙煦圍著御湖連跑數圈揮汗如雨,依舊難消心中的怒火。 他被高太后壓抑數年,如今一朝掌權,又得新法,自然迫不及待的想要一展抱負。 而呂大防的不識相讓他甚為惱怒,若非當初曾經承諾封呂大防為相,他直接封章惇為相,哪裡還有今日之事。 範正遞上一個汗巾道:“官家莫急,凡事只需找到病源,足以迎刃而解,首先宰相之位定然是呂大人心中所願,否則他也不會站在官家這邊。” 趙煦擦了擦汗水,冷哼一聲道:“他想要宰相之位,卻不願替朕辦事,哪有這麼輕鬆的事情。” “呂大防所代表的意願並非其個人,而是一眾舊黨,而舊黨為何要反對攤役入畝!”範正反問的。 趙煦嗤之以鼻道:“還能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逃避賦稅和免疫錢!” “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不用交賦稅和免疫錢了。”範正淡淡的說道。 “不可!若是如此,攤役入畝豈不是成為一紙空談。”趙煦皺眉道。 範正苦笑道:“官家太過於想當然,官家要想推行攤役入畝,那就必須依靠天下官員來執行,而天下官員大多田產頗豐,自己割自己的肉,自然不能下手,既然如此,官家何不順水推舟,免去官員的一定的田賦,按照品級高官免賦千畝,品級低則免賦百畝不等,如此一來無損天下大局,呂大人也有臺階可下,天下官員自然再無反對的理由。” “官官相護!”趙煦臉色不悅道:“朕已經同意六十致仕之策,對其如此優待,而其竟然還如此貪心不足。” 範正心中一動道:“官家若是想出這個惡氣,微臣倒有一個主意。” “快快道來!”趙煦迫不及待道。 範正嘿嘿一笑道:“內卷!” “內卷?”趙煦疑惑道。 範正冷笑道:“自古以來官官相護,然而卻有一個利益除外,那就是官位,為了官位很多官員無所不用其極,而我大宋的官員出現了兩種情況,一種是在職官員,一種是閒散無事的冗官。二伯的六十致仕之策對冗官來說僅僅是治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