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臣一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章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將臣一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92章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當日,李恪非心情愉悅的趕回家中,最近一段時間,女兒李清照雖然解除了禁足,然而卻並未和邪醫範正再見一面,這讓他頗感欣慰。 然而當他剛到李府外,就看到李府外牆壁再一次圍滿了人,當下一股不妙的感覺湧上心頭。 眾人見到他歸來,立即自動讓開一條道路,當他走到了盡頭,果然看到了一首新詩寫在牆上。 “《相思十誡!》” 李恪非讀著那一句句壓抑至極,又飽含深情的詩句,不得不承認,單單以詩詞之道,範正的確和李清照珠聯璧合,天造地設的一對。 然而他可是聽說這一次範正重現華佗絕學,趙煦可是親自前去觀禮,範正和趙煦走得越近,他越感到不安。 良久之後,李恪非冷哼一聲,轉身回到了李府。 “相公!”王氏上前為李恪非換下朝服,小心試探道,“相公,妾身聽說範正已經重現了華佗絕學。” 李恪非點了點頭,此事並非秘密,恐怕早已經傳遍了整個開封城。 “那豈不是說範正已經變法醫家成功,那他和照兒之間的婚事?”王氏急切道。 李恪非搖了搖頭道:“此事莫要再提,無論是范家還是範正都毫無意外的支援變法,而範正和當今陛下走得太近,但當今當政乃是太皇太后,最為反對變法,李家不能捲入新黨舊黨之爭中。” 王氏皺眉道:“可是太皇太后畢竟已經高齡,陛下即將親政,屆時陛下定然會推行變法,李家支援變法又如何,更何況這大宋本就冗兵冗官冗費,亟需變法。” 大宋的現狀何止是範正憂心忡忡,就連她這個弱女子都有所耳聞,她不明白為什麼滿朝諸公卻無動於衷。 李恪非臉色一變道:“婦人無知!你可知道當初官家繼位的時候,還有一個人最有機會,太皇太后的次子,官家的親叔叔雍王趙顥,而現如今,雍王趙顥依舊盤桓在京城,你當是為何?只要陛下一日未親政,這天下之主依舊未成定局。” 雍王趙顥乃是高太后的次子,而當今官家乃是高太后的孫子,曾經高太后為了權力,選擇了支援趙煦繼位。 而如今高太后已經高齡,而官家主張變法又和太后的主張相左,誰能保證高太后不會頭腦一熱行廢立之事。 王氏卻冷靜分析道:“你總是隻顧清名,又瞻前顧後,官家已經在位數年,已有明君之相,擅自行廢立之事,滿朝文武可會同意,再說廢侄立叔,簡直是天下奇聞。” “至於新黨舊黨之爭,李家根基淺薄,還想獨善其身簡直是痴心妄想,假如有一天新黨當政,伱受到清算的時候恐怕還要受範正庇佑。” 李恪非聞言臉色一變,拂袖道:“婦人之見!” 王氏氣急,暗暗下定決心,定然要教女兒裝病,好好的逼一逼李恪非。 第二日,王氏送走李恪非前去上朝,正準備前往去女兒好好聊一聊。 “啟稟夫人!小姐病了!” 忽然蓮兒匆匆前來稟報道。 “啊!” 王氏聞言大驚,她可還沒有來得及教女兒裝病呢!女兒竟然率先病倒了。 “照兒!” 當下,王氏匆匆趕到李清照的閨房,只見李清照虛弱的躺在了床上,渾身無力。 “怎麼回事?不是讓你好好的照顧小姐麼?” 王氏厲聲對著蓮兒責怪道。 蓮兒嚇得小臉一白,連忙道:“夫人明鑑,昨晚小姐非要寫詩,蓮兒勸了好久,直到半夜才寫完,今朝一覺醒來,就病倒了。” “寫詩?” 王氏眉頭一皺,只見閨房書桌上果然放著一張詩稿。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王氏不禁心中痛惜,自從女兒和範正私定終身的事情爆發之後,女兒的每首詩詞皆有一個愁字,哪裡還有當初寫《如夢令》的清新別緻。 更別說,這一次更是寫詩到半夜,定然是受涼導致生病。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王氏讀著讀著不禁潸然淚下,李清照的身體本來就弱,前一段時間又溺水一次,再加上這一段時間風波不斷,一連串的名篇怎能不消耗女兒的心神,讓本就身體單薄的女兒更加消瘦了幾分。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世人皆看到女兒的詩詞驚豔,而王氏看到這首佳作只有濃濃的心疼。 李清照擺擺手,安慰道:“母親莫要怪蓮兒,女兒只是偶感風寒罷了,歇息一番就好。” “好,母親這就讓大夫為你開藥!你莫要再強行寫詩了。”王氏擦乾眼淚,哽咽道。 很快,大夫請來,仔細診斷一番,並未發現病因,只能先按風寒開方抓藥。 蓮兒當即煎藥,李清照配合的服藥之後,王氏這才放心下來。 “母親,女兒請你幫一個忙!”李清照虛弱指著詩稿道。 “母親明白!” 王氏又豈能不知李清照的意思,含淚點頭,當下讓人將這首《醉花陰》寫在了李府外牆壁上。 “李清照回詩了!” 當這首《醉花陰》出現在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