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可以棲遲,青氓,董政,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究‘心悟歸一’,這與道家所說的‘抱元守一’大抵一致。心悟則藝成,歸一則神至。‘以威合敵,以勢勝敵’,敵發招而不動心,不為對手行動所左右,謂之威;如動身來壓制敵手,謂之勢。威是靜態,其內藏有萬千變化;勢是動態,可處理身外一切變化。如此內外兼修,心不為身牽,身不為心制。方能信馬由韁,於千變萬化間,洞悉外在形勢而內無所懼,拒敵千里之外。”
新何若有所悟,點頭讚道:“外公講的真好!”
段幹雲笑道:“這多是你爺爺教會我的,所幸沒有忘記。”扶外孫在樹邊坐下,道:“這武道乃前人經驗所積蓄,每句每字都是微言大義,關係日後研習武術關鍵所在。眾所周知,劍術的先境是身與劍合,但劍神未至,招式再好也全然無濟於事;而劍術後境就是領悟劍道,諦聽劍之真言,並融會貫通,達到劍與神合之至境。所以一個人武學造詣如何,招式上的凌厲只佔其一,更多的是看看他發招時眉宇間的那種神氣。由於武學之道博大精深,且言不能盡,所以外公要講一年。”
他說到這,暗中打量了外孫的神色,見他表情平和,方是心安,繼續說道:“武道雖不是真功夫,但它是萬般武學的基礎,支撐武術數道大關,是為重中之重,所以你專心聽好這一年,勝於苦練十年八載。外公講的時間雖久,但未必面面俱到,沒說的地方,就得靠你日後實踐得到了。”
段幹雲每每授教都是神色隨和,似沒加用心,可口中卻綿綿不斷,從不重複,彷彿永遠也說不完。
新何知這字字間都是精論至理,因此用心記憶,時刻專研,常常於夜裡到外公房裡請教。段幹雲見外孫這般刻苦,甚是開懷。
如此日日授道,轉眼就過了一年。
這天正是段幹秀的週年忌辰,爺孫倆便往墳前祭拜,眼見山頭落滿了去年的黃葉,段幹雲心思頗是沉重,對著山墳良久不語。
新何便道:“外公,您臉色這般難看,可是有哪兒不舒服?”
段幹雲搖搖頭,緩緩從袖中掏出一把鏽跡斑斑的鐵劍,問道:“你還記得這把劍嗎?”
新何定目一瞧,見劍莖處鐫著“東雲”兩字,便知是父親的佩劍,一時喜不自勝,道:“爹爹的劍?是爹爹回來看我了嗎?他……他在哪裡?”
段幹雲閉目嘆息,將手中鐵劍一提,但“錚錚”幾聲,那鐵劍順著衣袖在墓碑上一陣遊走,墓碑上頓時石屑紛飛,新何又驚又奇,惘然望著墓碑,但見白袖秋風,原本慘淡的墓碑上竟多了“愛婿樂東雲”五個大字。
五字寫完,段幹雲義憤填膺,鐵劍對著慘淡的石碑一陣衝撞,碎作兩段。
新何觸目慟心,急問道:“外公,您……您這是什麼意思?爹爹他在哪裡?”望著墓碑上新舊兩行字跡,眼睛一睜一眨,淚水就撲簌簌的流了下來。
段幹雲面如死灰,棄了斷劍款款走到墳前,細細撫摩著女兒女婿的名字,黯然道:“記得去年今日,你連夜奔波前來找我,待到谷裡已是精疲力盡。我聽罷你的口述,略微將你安置好,便出谷去尋你娘,大約走了四里路程,在樟林裡找到了她的屍身。當時我心情不暢,抱著秀兒正想回來,忽遙遠聽到一聲獸鳴。這聲音我是聽過的,就是你爹那匹爪黃馬的叫聲。當時爪黃馬嘶鳴了許久,始終不見人來,我察覺有異,便循著聲音過去探查,終於在前邊的山澗裡見到了它,可……可你爹卻渾身是血的躺在地上,死去多時了。”
新何聽了,只覺字字都是刺心刻骨,顫抖著聲音道:“死……死了?是……是誰殺的?”
“兇手外公是不知道的,對於你們樂家來說,這或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明白你爹他為何而死。”段幹雲搖搖頭,滿臉無奈,拂袖為外孫把淚水拭乾,喟然道:“新何,有些事外公擱在心裡很久了,一直想告訴你,可又怕說出來會誤你一生。如今你也大了,許多道理都已清楚,外公便問你,你是想繼承乃父遺志,中興家道;還是就這樣呆在谷裡,安安穩穩地過完這生?”
新何泣不成聲,一把撲在外公懷裡,道:“外公,我……我要給爹爹報仇,光大樂氏家業。”
段幹雲點頭道:“好孩子!那外公就告訴你吧,其實這一切都要從三十多年前開始說起……”
秋風肅肅,落葉紛飛。
段幹雲悠悠的道:“你祖父名諱逢新,南唐金陵人氏。自小孤獨,不慕權貴,後研習劍術,創出一路高妙劍法,只因創作艱難,嘔心瀝血,就給劍法取名‘琢心’。其為人剛直正派,待人寬厚仁和,戰亂中不忍視民生疾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