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章 先祖匪人,青氓,董政,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歸隱,悲觀厭世,所以修了這間地室,時常在此緬懷故國。”
樂東雲道:“或是如此。聽岳父說,家父在時,斷不許人進入地室,也少與兄弟提及此間之事。這些年我將其中資料翻閱多次,其中盡是些史籍孤本,多數破舊不堪,唯有東廊處設了一處祭席,供著徐國公的畫像,想必家父是在裡頭追思某位先賢故人。”
葉聞道見過地室中的畫像,雖年代久遠,但依稀可見上面畫著一位英姿勃發的將軍人物,聽樂東雲如此說,不免疑慮:“既然是祭祀前人,又何必要置之暗室、隱瞞他人呢?何況當年樂大俠與柴世宗淮上對弈,以山河相讓的事蹟舉世皆知,他雖系南唐子民,但境界開闊,天下為懷,從不以一國為肩任,何以此處只單單收錄南唐一家的史料,還深藏在密室之中?樂大俠這般做法,好生讓人費解。”
樂東雲一門心思都在父親身上,滿目蕭然:“那晚在平陽莊上,大家眾口一詞,說兇手就是家父,我全然不信,可如今看來……”說到這裡,後邊的話不敢再說了,只是腦海裡思緒不斷,想:“這九轉溪坐落隱蔽,尋常人並不得知,那夜我傷重昏迷,是誰將我帶到這來安置?又為何兇手將其他人都殺了,偏偏只留我的性命?莫非……莫非真如李大公子所說,此中一切盡是爹爹所為?想不到他老人家尚在人世……”一時間百感交集,不知是喜是憂。
葉聞道有意安撫,道:“那項在恩的屍體是在百丈外尋獲的,從傷口來看,是被華夏宮的‘人鬼劍’所殺。他劍法了得,死前曾與兇手有過一番面對面的較量,極有可能認出了對方身份,所以臨終時將兇手的名字寫在地上。”當即將項在恩死因及死前留下的線索詳細說了。
樂東雲得知項在恩死在“青冥劍法”之下,死前還寫了半個“青”字,精神為之一振,可轉念一想,又心灰意冷,道:“若真是鍾離青的話,那斷不會相救於我的……何況平陽莊上那半截屍體,我前後驗核不下十遍,確確實實是被我樂家的琢心劍法所殺。那招‘行風斬龍’殺氣盈衍,論威力、論使劍人的手段,已然奔逸絕塵,獨立於眾生之外。試問……試問除家父外,天下誰有這種本事?”
葉聞道連連搖頭,毅然道:“斷斷不會!樂大俠固然劍法超群,可他潔清自矢,一身正氣披裘於天地,豈會背此殺生惡名,行下這等罪孽?何況以他的劍法境地,江湖中誰能抵擋?又何必躲藏於深谷之中悄然行兇?我聽人說,鍾離青心思細緻,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後來又追隨樂大俠多年,這期間會不會已將琢心劍法學全?興許這些年他苦心專研,經歷了常人未有之奇遇,劍法大成氣候。這次事故也可能是他下的毒手。”
樂東雲道:“葉兄有所不知,琢心劍法向來是樂氏一脈單傳,鍾離青覬覦我家劍法不假,但他自追隨家父以來,家父從未將劍法傳授。九轉溪一役後,鍾離青雖偷去了幾頁劍法精要,可劍譜原本和心法卻始終由岳丈與我保管,未曾有過閃失,要說兇手的琢心劍法是偷學而來,難以置信。”
葉聞道早想請教當年樂逢新失蹤的緣由,此刻聽到鍾離青偷竊劍譜以及“九轉溪一役”等事,更是疑竇叢生,當即詢問其中詳情。
樂東雲面有難色,思索再三,嘆息道:“我本不願自揭家醜,但此事牽連數百條性命,而我又多蒙葉兄相救,不應相欺。也罷!正好這些心事堆壓在我心頭多年,難以排遣,今日就全說給你聽……”
言訖悠悠將自家的陳年往事說起,他雙目中盛滿淚光,一字一句隨著窗外溪水中的花鰍逆流而上,恍惚回到了許多年前父輩生活的那個時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