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又十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章 鶴語之不詳,其行乃殤,九九相思意,十一又十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是,剛剛還“萎靡不振”的幾人,紛紛圍在欄杆這裡,彷彿下面有什麼吸引人的東西。

“......”靖寧嘆了一口氣,對這些人都無語了,“我記得這第五件物品是個大件來著,也不知道是什麼?不過話說回來,能讓林大哥和關大哥都跑到這裡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啊?到底能有多稀奇?”

她說完,卻見幾人面色凝重,一時好奇,這第五件東西到底是什麼,能讓他們幾個都露出這樣的神情。

靖寧往下面一看,只見那紅布之下襬放著一張古琴,琴身長約四尺六分,寬約二分有餘,通體呈黑棕色,上有淺淺的暗紋,尾部雕刻著一隻栩栩如生的白鶴。

只是那白鶴展開的一翅有所缺失,使整把琴失了完整性,卻憑空多了一份韻味。

“別說,這張琴還挺好看的,也不知道好不好用,”靖寧晃了晃腦袋,她雖然這樣說,但事實上她本人卻是個不會彈琴的。

“殿下最好不要有這種想要彈它的想法,”李如宣語氣裡難得的收斂了平時的不著調,這讓靖寧不適的摸了摸自己的手臂。

“誰沒事會去彈這種東西啊?再說了,我又不會,”她說的理直氣壯,在白了李如宣一眼後,她轉而問道,“昭昭啊,這琴到底是怎麼呢?我看你們一個個的跟如臨大敵似的。”

“這個啊,說來話長,”陸昭昭抬手摸了摸靖寧的腦袋,輕聲道,“這張琴叫做尾缺,你看,那白鶴的一翅連同它的尾巴都不見了,是不是?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之處。

相傳,製作它的人是歷朝歷代有名的制琴世家--裴家家主,至於具體是第幾代,就不得而知了。

只聽說那位裴家家主在某日休憩時,忽做一夢,夢裡一隻白鶴騰空而飛,最後落在了一棵樹上,然後白鶴髮出一聲鳴叫便消失不見,那聲音如怨如泣,好不悲涼。

而不待餘音落下便是烽煙四起,火焰繚繞之象,見此情此景那位家主心中一驚,再一睜眼,天已至昏曉。

後來,他堅信這是一種所謂的預知,同時認為只要白鶴聲鳴而不斷,便能避開後面象徵戰亂的烽煙和火焰,於是他耗時良久,終於將夢中所見展示在了一張琴上。

卻不料,在雕刻白鶴最後一部分時,他們的國家亡了。

制琴尤其是制一張好琴,是一項極為耗費心力的事,那位家主聽聞這個訊息時,心中駭然不已,心境已亂,這琴就算是毀了,所以如今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張琴,才是這般殘缺。

而他原本是想用這張琴來與天上的神靈溝通,以便庇佑自己的國家和百姓,卻沒想到,這琴還沒製作成功,卻是已經國破家亡。

最後,他匆匆為這張琴調了音,便讓裴家後人帶著它逃亡,臨走之前更是叮囑,千萬不能讓這琴再現於人世,語罷,便心衰力竭而逝。”

“嗯...”聽完陸昭昭所說的這些,靖寧陷入沉思,然後不解的問道,“這故事不合理啊!就我所知,製作一張琴,所費時間不過三年五載,怎麼可能這琴還沒造好,他們的國家就滅了?

而且他們國家都打仗了,這個裴家家主居然還在做這張琴,這也太不合理了吧?

還有後面的,這張琴既然已經不算是一把好琴了,那為什麼還留著它?

況且都叮囑後人不能再讓它現於人世了,那為什麼不乾脆的將它銷燬,反而還讓自己的後人帶著這張琴逃走?”

“所以野史只能是野史啊。”

“啊?”

看著靖寧面上的疑惑,陸昭昭微微一笑,接著說道,“我先前所言,皆是在一本怪談野志的書上看見的,不算是正史。

所以你覺得不合理也很正常,這類書雖然也有一些可以參考的依據,但大多都是為了博人眼球而故意捏造的。

尾缺第一次出現在正史中,是外番向南朝進貢,當時的貢品之一便是它,書中言:南皇之女見之甚愛,遂拂之。二年,南朝亡。

南朝滅後,這張琴卻是下落不明,隨後天下紛爭不斷,直到新朝初立,即後來的肅朝。

而肅朝有一位喜愛名琴的親王,某一日他不知從何處拿到了尾缺,一時間對之愛不釋手,便是睡覺也要抱著它,他的幕僚勸述說這張琴乃是不詳之物,不要輕易沾惹,親王不信。

於是有了:三年後,親王卒。帝大驚,遂邀佛陀,葬之。

肅朝建立三百年後滅亡,這張琴再次失去了下落,沅朝建立百年後,才又一次在一位富商手上出現。

《沅朝史》上面有一篇提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書後有了五個大佬弟弟

雲婖歌

阻止反派滅世的正確方法[穿書]

春水醉山

月隱清淺時

星羅洛洛

實習土地爺

地君.Q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