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她不嫁,我嫁
卿不負韶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她不嫁,我嫁,穿書嫁首輔,錦鯉甜妻旺全家,卿不負韶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再說一遍?居然想讓我家巧巧嫁給他家那個傻子?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呸!做他們的春秋大夢去吧,這事兒沒門。” 泥巴牆圍起來的四方小院子裡,一個年逾四十左右的婦人正叉著腰大罵,如同一個潑婦一般,唾沫橫飛。 而站在她面前的則是一個和她年紀相仿的婦人,看樣子應該是媒婆來的。 而在她身後,還站著一個姑娘,看起來不過十六七歲的模樣,她正用一種極為嫌棄的眼神看著媒婆,面色帶怒。 媒婆面露難色,微不可察的往後退了兩步,她今兒個是收了錢來的,雖然這姜家母女凶神惡煞的,可她也得把蕭家人的話給帶到了才行啊。 “姜家嫂嫂,你也犯不著朝我吼,這門親事是你們家那口子從小就和人家說好了的啊,等到蕭家老四滿了十八歲就拜堂成親的,瞧,當初請老村長寫的定親書還在呢,按了手印的,這不,蕭老四已經滿了十八了,這才找了我過來說親不是?” 媒婆是有備而來的,從袖子裡拿出來一張泛黃的,已經皺巴巴的紙來,展開以後,上面赫然寫著: 慶曆景昭三年春,三月初三,仙鶴村姜家姜大勇之女姜巧巧同蕭家蕭成第四子蕭鶴川定下娃娃親,待男方長至十八歲立即拜堂成親,良緣永結。 最後,便是姜大勇和蕭成兩個人寫的歪歪扭扭的名字,上面按著紅色的大拇指印,時間久了的原因,已經變成了深褐色。 姜大娘見狀,心裡頭咯噔一下,伸手就要去奪那定親書,媒婆也是個精明的,哪能輕易讓她搶了去,趕忙塞回了袖子裡。 “這是老村長親手寫的,做不得假,老村長德高望重,如今都已經九十歲了,還記得當年這事呢,前些日子還問了兩嘴,姜家嫂嫂,白紙黑字,你要不要再想想?” 仙鶴村的老村長在村子裡是很有話語權的,九十歲高齡還能保持頭腦清晰,村子裡的人頗為尊敬他,有什麼事情都請他來做公證。 姜大娘心虛,姜巧巧更是直接哭了起來,扯著她孃的胳膊撒潑: “我不管,我不認,他蕭鶴川是個傻子啊,根本配不上我,反正我不嫁,死也不嫁。” 姜大娘看女兒哭成這個樣子,那叫一個心疼啊,她也不願意女兒嫁給那個傻子,她女兒這麼乖巧漂亮,值得更好的。 於是,姜大娘心一橫,繼續開啟潑婦模式: “我呸,有定親書又怎麼樣?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我家那口子早幾年人都沒了,這是他按的手印,又不是老孃按的,我憑啥認? 再說了,那會也沒發現他蕭鶴川是個傻子啊,你們誰家有閨女願意嫁給個傻子當媳婦啊,誰願意誰嫁去,我記得林媒婆你們家不就有個女兒,你這麼幫著蕭家,你讓你女兒嫁去!” 姜大娘這話說的,也忒不講道理了,還指名道姓拿人家女兒說事,劉媒婆自然不樂意了,臉色變得不好起來。 “說的是你們姜蕭兩家的事情,你扯別人做什麼?既然如此,那我去把老村長和蕭家人都請來,你同他們說去,好好地掰扯清楚。” 劉媒婆心想,真是錢難賺,屎難吃,要不是蕭家老二媳婦是她親戚,她才不想管這閒事呢。 於是,半個時辰以後,姜家的院子裡擠滿了人,老村長來了,蕭家人也來了。 蕭父帶著三個兒子一起,以老村長為首,還有一大幫看熱鬧的村民。 老村長的頭髮和鬍鬚都是白的,佝僂著背,滿臉的老年斑,由重孫子攙扶著在椅子上坐下。 姜大娘看著蕭父和蕭家三個兒子,翻了個白眼,壓根沒個好臉色。 老村長才剛剛坐下,姜大娘便先發制人: “既然老村長您也來了,那我今兒個就把話撂這兒,我家巧巧是不可能嫁給他們家老四的,我勸有些人死了這條心的好,我巧巧好好的一個黃花閨女,憑什麼嫁給一個傻子? 也別給我拿什麼定親書說事,有什麼衝我來就成,我們家大勇去得早,我一個女人當家,也別看我孤兒寡母的就好欺負!” 蕭父自知這事兒他們家的確理虧,所以不知道怎麼反駁,當初定下親事,是因為早年他和姜大勇是特別好的兄弟,兩人喝了點,喝高興了,一時興起把這事定下了,當年,他家老四蕭鶴川兩歲未滿就能完整寫出自己名字了,這事情滿村人都知道,都誇他日後是進士及第的面相,傳的有聲有色的。 也正因如此,姜大勇這才看上了他家老四的潛力,提前給女兒謀前程。 不成想,後面居然出了點意外,幾年前蕭鶴川上山以後不慎摔壞了腦子,自此成了一個心智如同孩童的傻子。 蕭家人也是想著,這孩子要是這輩子就這樣了,以後他們老兩口要是入土了,那可怎麼辦啊? 這才想起來多年前這樁事情,想來碰碰運氣,要是人家不願意,也不強求,把事情說開了就行。 老村長嘆了口氣,看了看氣勢洶洶的姜大娘,以及小聲啜泣的姜巧巧,還有低著頭不說話的蕭成,他心想,這事要不就這麼算了吧。 畢竟,人家好好的一個閨女,確實沒理由嫁給一個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