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絕天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半夢半醒憶往昔,海涯:寰宇無界,神明絕天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顯然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文明等級—我們稱之為“行星文明”,或者說是“母星文明”。那為什麼我沒有稱之為宇宙行星文明呢?因為我個人認為地球只是顆單一的行星,文明與科技元素單一,我更傾向於稱之為“孤星文明”來的更準確。你們覺得呢?”
現場很安靜,講了許久,終於開始進入正題,楊森開始和學生們進行最前沿、最深刻的課題探討。
“看來大家都很謹慎嘛!我之所以稱之為孤星文明,是因為目前我們還未探測到宇宙其他星體存有生命,可誰又能斬釘截鐵地說:生命一定存在於行星之上?或許宇宙某個角落,像恆星類似的星球上,生活著奇特的物種,有著不一樣的文明,也說不定呢?像這種沒走出自身恆星系的文明,我叫它們孤星文明,而在進入第二級宇宙文明之前,必然會有一個過渡期的文明發展階段。這個階段可能很漫長,很困頓,充滿迷茫與坎坷,操控和把握不好,文明在這一階段還可能會抵不住時光流逝而消失,或毀滅後被新一輪的文明取代,甚至整個行星文明都因此壽終正寢。”
楊森教授說完這段話,停下來給同學們一些思索空隙與想象,趁著這個空閒他開啟礦泉水喝了幾口。
“怎麼樣,大家有什麼感想?嘿嘿,我想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而我覺得在我們進入第二級宇宙文明—宇宙恆星系文明的這段過渡期,這些我們目前統稱為宇宙初級文明。至於再往後發展的可能存在的第三級宇宙星河系文明,甚至更加高等級的宇宙文明就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範疇了!講座結束後,同學們可以互相討論,暢想一番!”
“第一級宇宙文明,孤星文明發展到頂峰,人類也就可以完整地掌握操控、轉化、利用母星能量和物質資源,氣候、河流山海……這些我們可以任意調整改變為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至於進入第二級宇宙文明期的過渡文明,我認為是一個孤星文明是否能夠真真正正走出母星,進入宇宙的關鍵文明。這更是進入第二級、第三級甚至更高階宇宙文明的前提和基礎,我個人將這一段時期的文明稱之為“初始文明超脫時期”。在這段超脫文明時期,人類透過自身的科學技術,減弱甚至能夠擺脫對地球資源的依賴,比如空氣,若是人類在太空和在地球可以一樣,不用穿特製的宇航服,不需要呼吸就能夠完成自身所必需的生命迴圈活動,那麼探索宇宙就不再會有那麼多的掣肘因素,一切將會變得更簡單容易……”口若懸河,楊森教授滔滔不絕的講述起來,講述了近幾十年人類的科技成果與未來的可銜接性,提出諸多的推論和暢想理論,希望給聽課的學子心裡埋下種子,為人類未來科技的發展和探索,文明的延續發展而奮鬥,努力不懈。
“……講到這兒,大家有沒有想過,從微觀生物學的層面來看人的生命,我們身體各個部位的細胞組成的原子不停地被替換,每天攝入食物與營養,他們被消化以原子的形式進入體內,原先的原子被替換作為排洩物、角質、皮屑、汗液……各種形式又回到地球,這麼不停地更新,來了又走,短暫停留有什麼意義呢?只是保證為了一個生命個體…所謂的活著?我想我們之所以覺得自己正在活著,是因為我們有自己的思想吧!而不是不斷更新的原子或分化的細胞吧,若是我們自身可以格式化或者說初始化原子或細胞,不斷自復原、自替換、自更新,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擺脫對食物的依賴,擺脫壽元的束縛?!那麼為什麼地球上所發現的絕大部分生物都是如此呢?至今發現的,也只有那麼屈指可數的幾種生物有我們所說的特性呢?但它們壽元也有竟時,這或許就是卡住孤星文明向著更高階宇宙文明邁進的最為關鍵之一步吧!”
一個聽著簡單而又令人細細想來感到驚悚的發問,使得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很是無措,很是彷徨。
“當然,記憶移植,思想數字複製……這些概念早就有人提出,這些年來更是有不少機構開始大力投入研究,這或許也不失為一種另闢蹊徑的思路。可是我個人更加傾向於剛剛提出的第一種言論,若是能夠突破這一生物界限,才是擺脫對地球、恆星等資源的必要依賴!”
……這場關於“人類、生命和宇宙”的顛覆學生心理與思維想象的講座持續了很久。講座結束後,整個校園都開始熱烈討論研究起來,科學界也開始掀起一股更加狂熱的浪潮。
人口爆發式的增長,人類的生存環境變得十分緊張、惡劣起來,隨之產生的一系列問題亟需解決……
宛如一場夢,驟然醒來,長孫觀感到有些抑鬱,這次的睡眠時間很長,回憶了很多東西。
漫步沉思,看著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