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章 平亂之心,慶餘年,貓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慶國方面派過來的一萬駐軍,自然不可能全部安排在東夷城四周,雖然這座城池乃是天下第一大城,供應一萬名軍人的後勤營帳,並不是件太難的事情。但由於一些難以道清言明的緣故,本來應該在五天就修整一新的軍營,直至今日還沒有做完收尾的工作,所以有一部分的慶軍,只是暫時駐紮在臨時營地裡。 最後留在東夷城方面的共計五千六百餘人,而其餘的人則是分駐到了各諸侯小國之中,以為彈壓,以為震懾。 當天晚上,出席完大宴的大皇子沒有急著去休息,而是對範閒輕輕地揮了揮手,二人閃入了一間安靜的書房之中。 大皇子沉默片刻,終究還是先從懷裡拿出了一封書信。範閒眼光一瞥,便瞥見這封信的制式,正準備往下跪倒,迎接陛下密旨,不料卻被大皇子拉住了。 “就我們兩個人,何必讓膝蓋受罪。”大皇子輕輕地搖了搖頭。 範閒微怔,旋即緩緩笑了起來,也就不再行大禮,從他的手中接過這封陛下的密旨,拆開封開,細細地看了一遍,然後陷入了沉思之中,許久都沒有開口說話。 “我先回京,然後你在這裡替我三個月。”信中皇帝陛下的語氣很溫和,還有一種掩之不住地對範閒的欣賞之心,範閒的心情很放鬆,語氣也就很放鬆,對大皇子說道:“這個安排倒是行的通,問題是將來你再回京,我再來接你,難道我們兩個人就要永遠在東夷城出外差?” 要儘量波瀾不驚地征服東夷城,讓南慶的國力財力軍力受到的損耗越少越好,大皇子以及範閒,這兩個皇帝陛下有東夷血脈的兒子,毫無疑問是最佳的選擇。 雖然一個月前開廬儀式中,四顧劍的那封遺書一個勁兒地把範閒往東夷人的路上拉,針指帝心,但是皇帝陛下是個大智慧之人,怎能不理解這一點,他反而順勢而為,改變了當初的想法,真的派大皇子帶著慶軍前來進駐。 不論是大皇子還是範閒,都有一半的東夷人血統,這一點對於征服東夷民心來說,是無上的利器,至少那些被征服的人們,每每想到壓在自己頭上的慶國權貴,也算半個東夷人,心情想必會好過很多。 尤其是大皇子,他是正牌皇子,他的生母身世天下皆知,由他駐在東夷城,也可以代表南慶與東夷之間的血脈交融,真正要征服一片疆土,血統的混雜交融,毫無疑問是最有力的一件武器。 皇帝陛下看的極為深遠。 但是皇帝陛下不可能允許大皇子和範閒,都長期地停留在東夷城內,一則他的膝下只有這兩個已成年的皇子,需要他們在身邊鋪佐朝政軍務,二則兒子離開京都太遠了,兩個明顯沒有太多李氏家族味道的皇子,慶帝也有些隱隱的擔心。 關於這種擔心,範閒心知肚明,所以對於密旨裡的交待並不怎麼吃驚,他只是有些頭痛,大皇子來了,自己便要離開,那將來怎麼辦? “總是需要有人常駐東夷城。”他望著大皇子問道:“陛下究竟怎麼打算?到底是你來,還是我來。” “我也不清楚。”大皇子的眉宇間現出淡淡憂慮,他不是一般的慶國官員百姓,雖然對於範閒能夠兵不血刃地說服四顧劍,收伏劍廬,進而把東夷城的土地子民吞入大慶版圖之內,也感到無比的喜悅與震驚,但他想的更多的是,這個過程能不能夠很順利地進行下去。 尤其是今天在東夷城外,雖然萬名慶國鐵騎十分有效地震懾了大部分東夷人的心,但是劍廬弟子們的表現,讓大皇子有些警惕。 他深深地看了範閒一眼,說道:“關於劍廬的事情,陛下雖然沒有明說,但很顯然,對於此舉有些不喜。” “當時逼到沒有辦法,要不我就接手劍廬,要不就要從頭開始。”範閒冷笑一聲,說道:“你當我願意做被硬饃夾住的肥肉?” “父皇的意思很清楚,至少你得回去述職……”大皇子的眉頭微皺,旋即嘆息一聲說道:“我只是來暫時替你,父皇是不會放心我長駐東夷的。” 範閒陷入了沉默,知道大皇子說的是真心話,大皇子對東夷城方面一直有些照拂親近之意,畢竟寧才人耳提面命這麼多年了,加上他的手中又有軍權,陛下寧肯自己留在東夷城,也不放心把東夷城交給大皇子。 割土封王並不是件難事,但割什麼樣的土,封哪位王,才是難事。 “反正陛下也沒有催我,我在東夷城再呆一陣,幫助你收攏一下局面。”範閒說道:“待事態穩定之後,我就回京。” 大皇子點了點頭,然後說道:“監察院還需要你統管,父皇想必也不會讓你總不在京都,你回京都後打探一下,究竟東夷城這邊將來是個什麼安排。” “你擔心陛下派個強悍人物過來,激起東夷城民變?”範閒微笑望著他,說道:“這邊有我的佈置,你這半個東夷人就不要太擔心了。” 他的語氣認真起來:“就算是擔心,也要埋在肚子裡,不能讓人瞧見。”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