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雪的季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部分,四書五經合集,飄雪的季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選擇‘義”還是“利”呢?

其實,你已沒有選擇,因為你只能做君子,不能做小人。

正因為如此,才形成了“君子羞於言利”的傳統心態。直到 進人市場經濟體制的時代,人們才發現,君子也要“不羞於言 利”,該做的貢獻要做,該拿的錢也照樣要拿。也就是既要“喻於 義”,也要“喻於利”。

於是便有了“義”與“利”之間的若干糾葛,若干不清,若 乾的尷尬人做出若干的尷尬事。比如說“義演”還是‘利演”的 問題,勞動所得還是貪汙受賄的問題,如此等等,舉不勝舉。

問題是不是出在“利”這頭猛獸一旦被釋放出來,“義”就不 大招架得住呢?就像古希臘神話中潘多拉的魔盒一樣,一旦放出 了魔鬼,人間就不得安寧。

所以,聖人要把“義”與“利”分別開來,並用君子和小人 加以嚴格的界限。其用心良苦,不外乎是要求我們重“義”而輕 “利”罷了。

………………………………………………

用壞人做你的鏡子

【原文】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想一想如何與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 應該反省一下有沒有與他相同的毛病。”

【讀解】

老子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老 子》第27章)與孔子這裡的意思正好相同。好人固然可以成為我 們的老師,我們學習的榜樣,壞人也可以成為我們對照自己的鏡 子,我們的借鑑。

在歌德那本著名的《浮士德》裡,惡魔靡非斯特非勒斯就成 了浮士德博士追求真善美的引路人。他的助惡,他的阻礙向上,都 成了浮士德不斷追求、自強不息的刺激。善與惡,美與醜,積極 與消極就是這樣相生相剋,相輔相成的。

所以,宗教的精神總是要求我們既愛自己的老師,也愛自己 的敵人。而不僅僅是恨他,厭惡他。這裡面的深刻含義,除了要 愛他因而拯救他之外,也有以他做你的鏡子,藉以自我反省的意 思在內。

………………………………………………

怎樣對待父母的過錯?

【原文】

子曰:“事父母幾①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②,勞③而不怨。”

【註釋】

①幾(ji):輕微,婉轉。③違;冒犯。③勞:憂愁。

【譯文】

孔於說:“侍奉父母,對他們的過錯應委婉地勸阻。如果見他 們不願意聽從,仍然應該恭敬地侍奉他們,不得冒犯。雖然心裡 憂愁,但也不能怨恨。”

【讀解】

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加以勸阻,是陷父母於不義之中,自己也 是不義。勸阻而不恭敬委婉,是不孝。勸阻不聽而大吼大叫冒犯 父母,甚至心生怨恨,那就是大逆不道的行為了。

因此,要情理兼顧,做得恰到好處,這就是中庸之逍。

當然,恰好是這一點最為困難,尤其是對我們今天號稱“小 皇帝”的獨生子女來說,要做到就更是難乎其難了。

是不是要求過分了呢?

反過來想一想吧,當你年幼無知的時候,當你啟蒙成長而錯 誤不斷的時候,父母是怎樣不厭其煩地對待你的呢?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今》)

又有什麼過分和委屈呢Y

………………………………………………

父母在世,不要遠遊

【原文】

子日:“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譯文】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要離家遠行。如果非遠行不可,也要有一定的方向。”

【讀解】

在當今天涯若比鄰,以旅遊業可富國興邦的世界大串連時代, “父母在,不遠遊”似乎已成了荒唐可笑的言論。

然而,古人交通不便,音訊難通,不像今天從南疆到北國飛 機可當天打來回,“大哥大”手機遊漫全國,隨時可以打一通回家。 那時遠遊在外,少說也是一年半載,萬一父母急病或緊迫有事,難 以召回,往往誤了大事,甚至有錯過了給父母送終的遺憾。所以, “父母在,不遠遊”並不是無稽之談,而是要求做子女的時時不忘 孝敬父母的義務,在安排自己的活動時要想一想二老在家的實際 情況,加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荒野之絕境求生

山區苦命人

魔佛降世,華夏武道之巔

諸葛先森

香江1985之再創世紀

肉沫瘸子

御兔成妖

西門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