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8部分,華夏春秋,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俄羅斯的產品並沒有讓中國海軍滿意,3年前,中國得到了法國的技術,在綜合了法俄兩國的技術之後,研製出了這種反應堆),以及噴射式推進器(其實嚴格的來講,只是在螺旋槳外加加了一個限制空泡產生的罩子,這一技術早在英國的“特拉法爾加”級核潛艇上就開始使用了,法國的“天蠍座”級也採用了這一技術,而這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噴射式推進器),潛艇的安靜航速也達到了16節,這已經很接近美國“海狼”與“弗吉利亞”級20節的安靜航速了。
同時,潛艇使用的也是中國最新的水聲系統,其被動聲納對120分貝級的目標的發現距離提高到了80海里,對110分貝級目標的發現距離也達到了35海里,對105分貝級的目標的發現距離也有20海里左右。主動聲納的功率比093上的功率增加了50%,因為排水量增加,艇艏已經能夠容納下球型聲納了,因此,主動聲納的探測精度提高了一個等級,能夠準確的分辨25海里外的潛艇目標!除了最主要的聲納系統之外,在雷達,潛望鏡等方面都引進了新產品,同時使用上了“北斗Ⅱ”衛星導航系統,與慣性導航系統配合使用的話,潛艇的定位精度已經達到了10米級!
最為重大的改進,還是在潛艇上安裝了一套垂直髮射的潛射防空導彈系統!雖然,潛艇規避打擊的方法,仍然是利用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隱蔽能力。而這只是被動的方法,只能依靠躲避與逃跑來避免遭到打擊,或者是躲避打擊。這種辦法是無法完全解除潛艇受到的威脅的,至少,不可能完全取得戰鬥中的主動權。為此,德國就研製出了“海神”導彈,這是世界上的第一種使用光纖作為資訊傳輸媒質的導彈,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種具備了海下發射,海下控制,潛艇使用的防空導彈。但是,從根本上來講,這種導彈並沒有完全解決潛艇對控反擊的問題。首先是導彈需要潛艇控制,潛艇在發射導彈之後,是不能離開的,即使導彈有自導系統,但是失去潛艇控制與指揮之後,其攻擊力將大打折扣,而這也是為什麼要採用光纖制導的原因了。另外,就是導彈的速度太慢,只能攻擊直升機,而無法對付高速飛行的反潛巡邏機。還有,導彈彈頭威力太小,不足以一擊致命,而當潛艇位置暴露之後,幾乎就沒有了第二次攻擊的機會,反潛直升機當然也不會給潛艇下一次發射導彈的機會了。綜合這些因素,這類導彈裝備在常規潛艇上可以,但是用到核潛艇上,卻絕對不行!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最開始與德國聯合研製,或來卻退出了的原因,因為美國沒有常規潛艇,而他們的核潛艇是不會使用這種導彈的。而中國這次研製的潛射防空導彈雖然借鑑了“海神”的某些技術,但是從根本上來講,中國的潛射導彈已經解決了上面的問題,所以被首次裝到了攻擊型核潛艇上。而且中國也準備為在役,以及所有新建的潛艇都裝上這種導彈!
導彈的母型是PL…15中程空空導彈,而它在潛艇上的儲存與發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標準的垂直髮射系統,按照潛艇的大小,這套系統可以是4聯裝,也可以是8聯裝,甚至可以達到32聯裝的規模。儲存與發射系統是一體化的,導彈出廠之後,就被裝到了這個直徑500毫米,長4米的發射筒內,然後裝到了潛艇上的垂直髮射系統上。而潛艇的垂直髮射系統在魚雷艙的後面,是一個獨立艙段,即使在役的潛艇上沒有這一艙段,也可以在進行大修的時候加上去,只不過增加了5米長度,以及250噸的排水量而已。當然,潛艇是無法在海面下進行再補給的,所以也就沒有考慮導彈補給的問題。當然,作為防禦使用的導彈,有了就夠了,大概也沒有多少潛艇艇長會主動的挑戰天上的反潛飛機吧!另外還有一種魚雷管發射型號。導彈是一樣的,但是儲存與發射系統做了一些改變。導彈是儲存在一具533毫米標準導彈發射器內的,這與魚雷管發射反艦導彈,以及反潛導彈的發射筒一樣,具有高度的通用性。當然,這只是暫時使用型號,主要是為了那些無法裝垂直髮射系統的潛艇準備的,當然更多的是用來出口,畢竟很多國家的潛艇是無法使用垂直髮射系統的。
由於使用的是中程空空導彈,所以在導彈發射之前,潛艇只需要將目標的大概資料輸入到導彈是制導系統中,發射出去之後,潛艇就不用管了。導彈運載筒先將導彈送到水面上,在呈垂直狀態的時候,導彈發動機點火,離開運載工具。隨即,將根據目標性質,採取不同的攻擊方法。如果攻擊的是近距離上的直升機,導彈將直接進入末段攻擊階段,用彈上的引導雷達進行攻擊,如果攻擊的是近距離上的反潛飛機,也將立即進入末段攻擊階段,但是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