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3部分,華夏春秋,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是在談判桌上無法解決的,而且擴大沖突與矛盾,對誰都沒有好處。所以,雙方最終還是忍了下來。到10月中旬,談判有了一個初步的結果!

中美歐將在哥倫比亞繼續保留一支維持和平性質的軍隊,以幫助哥倫比亞政府平穩的度過過度期。其中,中國在哥倫比亞的駐軍數量為15000人以下,擁有的軍事基地不超過5個。美國在哥倫比亞的駐軍數量為10000人以下,擁有的軍事基地不超過3個,歐洲在哥倫比亞的駐軍數量為7000人以下,擁有的軍事基地不超過2個。

這一駐軍協議很快就得到了哥倫比亞民選政府與議會的同意,畢竟這事不是由哥倫比亞政府決定的,而和平也是依靠中美歐三國的制橫而實現的。

接著,就是哥倫比亞北方5個州(美控區)以及西北4個州(歐控區)的政治制度了。美國要求北方5州保持高度的獨立,出了擁有獨自的立法權,司法權,以及足見警察部隊的權利之外,還要擁有一支獨立的軍隊,並且擁有獨立管理經濟的權力。這一要求得到了歐洲的支援,因為歐洲也不希望自己的努力最終卻把好處全都給了中國。破於歐洲與美國施加的強大壓力,以及中國希望儘快結束哥倫比亞戰爭的目的,最終中國在刪掉了幾項具有破壞國家統一的條款之後,基本上完全接納了歐美的這一條件!

其實,這就是哥倫比亞分裂的開始。雖然名義上,這9個州仍然是哥倫比亞的一部分,但是他們出了沒有獨立的外交權,以及對外發動戰爭的權力之外,幾乎擁有了一個國家的所有權利。而這麼一來,哥倫比亞的聯邦制,其實就已經蛻變為了邦聯制。這些分離出去的地區只需要每年向中央政府交納一筆並不算多的稅收之外,就不再承擔任何的責任了。而哥倫比亞中央政府以及議會所制定的法律中,也只有憲法這一項法律對這些地區有實際性的約束能力。而憲法本身就是基本法律,對現實的社會並沒有太大的約束能力!

可以說,這是哥倫比亞恢復和平,走向發展最為關鍵的一步。美國不可能完全撤離哥倫比亞,因為這將使巴拿馬暴露在中國的面前,那誰敢保證中國下一步不會奪取巴拿馬,控制巴拿馬運河,切斷美國的生命線呢?而歐洲在付出了代價之後,也不會撤離哥倫比亞,因為他需要為委內瑞拉建立起一道同樣的屏障,以阻擋中國在南美洲的戰略進攻!

其實,這一點也在中國的預料之中。現在哥倫比亞的大部分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而且中國在南美洲地區的影響力已經恢復到了35年前的頂點事情的範圍。更重要的是,中國獲得了一條前往中美洲地區的前進基地,獲得了在美洲地區向美國叫板的資本。更重要的是,這進一步擴大了中國的戰略勢力範圍,鞏固了中國在南美洲的根基,同時也削弱了美國,拖累了歐洲,即使最後哥倫比亞不可避免的將陷入分裂狀態之中,但是中國在哥倫比亞的大部分戰略目的已經達到了,即使做出一些適當的讓步,也不算為過分吧!

當然,如果眼光放長遠一點,就不難發現,中國已經在哥倫比亞取得了戰略優勢,恢復了幾十年來一直沒有達到過的影響力。而且,哥倫比亞的分裂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除非中國願意隔在整個太平洋,在地球的另外一邊,在美國的家門口,與美國大幹一場。當然,如果真的擴大為了地區性戰爭的話,那麼中國獲勝的把握並不大。可以說,中國在哥倫比亞的成功,最大的原因就是美國在哥倫比亞政策的失敗。美國有30年的機會可以改變哥倫比亞,可以讓哥倫比亞成為美國最重要的盟國,但是他沒有做到,把機會留給了中國。而這也算是幸運,如果沒有南亞戰爭,沒有美國與歐洲的慘敗,那麼美國就有能力在哥倫比亞發動一場戰爭,將中國趕出去了。

當然,這些假設都不成立,畢竟事實並不是這個樣子的。中國在南美洲的北面獲得了一個立足點。但是,談判並沒有因此而結束,因為哥倫比亞的問題還沒有徹底的解決!

2098年初,中美歐三方的談判代表團再次會聚於上海,就哥倫比亞問題舉行第三次談判,而這就是有名的“上海談判”,而這次談判,對世界未來的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次談判主要解決的是哥倫比亞未來的建設與發展問題,即三個超級大國在哥倫比亞未來的建設中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以及獲得多少好處!

中國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讓美歐分擔哥倫比亞建設的經費,讓美歐出大頭,而中國談判代表團提出的理由很簡單,即美國是戰爭的發起者,也是戰爭規模擴大的罪魁禍首,更是導致哥倫比亞經濟崩潰的主要負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魚崽崽今天也想養霸總

聞聲有無

隨身帶著ipad

絢爛冬季

殿下我只是你的護衛

蝴蝶的出走

男神,過氣不候

卷耳

六零小甜妻

修身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