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7部分,華夏春秋,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此,總參謀部最多也就扮演個指揮者的角色,而策劃與管理的權利都交到了國防部的手中。

雖然看起來,總參謀部在和平時期幾乎就沒有什麼事好幹,更說不上什麼權力,特別是在軍隊的晉升,嘉獎等人事權掌握在了國防部的手中之後,總參謀部在軍隊內部的地位也大大降低了。但是,這僅僅是在和平時期,而在戰爭時期,總參謀部是最高軍事指揮機構,直接向國家元首負責,此時,國防部與總參謀部的地位就調轉了過來,在一切以戰爭需要為第一要求的前提下,國防部等別的政府部門都需要配合總參謀部的行動。所以,總參謀部在和平時期只是個縮了水的部門,而在戰爭時期,當其權力膨脹起來之後,就顯得非常的巨大了!

這一點,在對俄戰爭中表現得非常的明顯。在戰爭初期,因為要配合軍事行動,所以政府的其他職能部門幾乎都受到了總參謀部的影響。這還僅僅是一場區域性戰爭,如果是一場全面戰爭的話,總參謀部就將是國家最高軍事權力機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為該機構中策劃戰爭行動的關鍵部分。因此,只要在戰爭時期,總參謀部的權力就是非常巨大的,甚至超過了中央政府。而李禹民一上來就換了總參謀長,那麼他的目的無疑將是下面兩種。

一是控制國家的武裝力量。雖然總參謀部對軍隊不直接進行控制,國家元首是透過國防部來管理軍隊的,但是在戰爭時期,國防部僅僅負責徵召新兵,訓練新兵,提供後勤保障,管理軍事生產等輔助性事務,而真正的軍事指揮權則在總參謀部的手中。因此,李禹民要想完全控制軍隊,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國防部與總參謀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樣不管是在戰時,還是在和平時期,都能夠保證他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而杜威是李佩霖時代的總參謀長,代表的是老一界政府,而不是新的政府,所以,杜威下臺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二是李禹民極有可能已經接受了魯毅提出的意見,認識到在戰爭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國家急需進行軍事動員。而將總參謀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至少比交給別人要好。而且,透過掌握總參謀部的權力,也能夠對未來爆發的戰爭做出及時的反應。因此,李禹民換上的新任總參謀長,前空軍司令錢亮上將是一位非常能幹的將軍,至少,在未來戰爭中,他比杜威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要好一點吧!

魯毅並不是很在乎誰來當總參謀長,這對他的影響並不是很大,而且他對錢亮也很熟悉,知道這個上將的能力是不錯的。但是,在魯毅想到很有可能是自己的意見讓杜威丟掉了總參謀長的職位,他就有點不舒服了。當然,他不認為自己向李禹民提出的建議是錯誤的,只是李禹民這種處理的辦法是不是太極端了一點呢,拿外交上的那套手段來處理國內問題,這是不是有點不符合實際情況呢?

總參謀長被換掉之後,陸海空天四個軍種的司令也在李禹民上臺一年之後換了人。這四個軍種司令在當任期間的表現都是不錯的,至少在魯毅看來,他們都盡到了自己的職責,即使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但是也沒有什麼大錯誤,都堅決的執行了中央政府的軍事改革方案,把軍隊管理得很好。當然,撤換他也是可為可不為的事情,而從這點上就可以看出來,李禹裡上臺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取得對軍隊的完全控制權,也許,這是每一個國家元首上臺之後都必須要做的事情吧。當年,李佩霖上臺之後的作為也沒有什麼差別。

李禹民換上的四個軍種司令都有二個共同的特點,一是與李禹民的關係很好,屬於新政府一派的人,二是都很年輕,代表著新一代的軍人。在不排除李禹民要單獨掌握軍權的情況下,也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很有魄力的領導人,至少,他已經認識到了局勢的緊張性,而中國的軍事改革就必須要深化下去,只有透過建立起一支超越時代的軍隊,只有讓中國軍隊具備了比其他國家的武裝力量更先進的力量,這樣才能夠在未來戰爭中掌握主動權,取得百戰百勝的戰績!

接下來在軍隊中的人事變動就逐漸向下一層發展而去,當然,這時候李禹民已經很少干預軍隊內部的人事變動的事情了,一般都是由新上任的國防部長,以及四個軍種司令來做的。而李禹民也明顯的接受了魯毅的意見,開始將重點放到了國家武裝力量的建設與改革上來。

李禹民首先做的就是對中國的預備役部隊以及龐大的民兵部隊進行改革,並且取消了這兩個獨立的預備役軍事力量,將其統一編為了新的預備役部隊,並且在這支人數超過了300萬的預備役部隊中實行了準軍事化管理,並且大力培養人才,增強這支軍事力量的基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