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7部分,華夏春秋,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其作用的侷限性,不要說中國,就算把現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十個國家的國力整合起來,也難以發展出一支規模龐大的天軍。戰略處負責軍備預算的一名情報官員就曾經預測過,如果要用天軍來取代空軍,而且還不動搖陸海軍的基礎的話,那麼中國就至少需要將現在的國防預算翻十倍,這還僅僅讓天軍達到了現在空軍的作戰水平!當然,這個巨大的壓力是誰也承受不起的,而李禹民現在打出了發展天軍的這張牌,與當年美國打出“星球大戰”的幌子,最終導致蘇聯解體又是何其的相似呢!
從這就可以看出來,李禹民在天軍是和做的手腳,其實僅僅是一張政治牌而已,透過引發新一輪的軍備競賽,來拖跨歐美!而從這點上也同樣可以看出來,李禹民是一個更有外交官思想的領導人,他不會首先想到透過戰爭的手段來解決問題,而是將希望寄託在了經濟與外交上,只要給對手施加足夠大的壓力,那麼不戰而屈人之兵,就將是最佳的選擇了。
誰都能夠想到,李禹民丟擲的這場新的“星球大戰”必然將引發一場規模龐大的軍備競賽,而且以他對國際局勢的瞭解,他在發動這場軍備競賽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了勝利的希望,當然,魯毅也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