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5部分,華夏春秋,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個經濟部門部長的意見,幾乎不干預他們的國內經濟改革計劃。但是,在外交上,幾乎所有事情都是由林娜自己做主。所以,國外那些反對的聲音,在外交部長李兆的耳朵裡面聽著是分外刺耳,但是對林娜來講,她才不在乎這些呢!
當然,也有人看到了好的一面,至少,黃龍飛就不這麼認為!
對日封鎖,雖然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經嚴重的掐住了日本的脖子,讓這個資源貧瘠,耕地稀少的國家自二戰之後再一次認識到了什麼是飢餓,同時也讓中國背上了不好的名聲,但是對黃龍飛來講,這卻極大的減少了政府的戰爭壓力,經濟正在一天天的好轉。
雖然名義上來講,黃龍飛作為國務院總理,外交也是他的工作內容。但是,在這個特殊時期,黃龍飛非常清楚的知道,他只是個暫時的總理,因為現在國家需要一個對經濟非常精通,而且有著豐富經驗的人來管理國家經濟,而不是要一個全面型的總理,不然的話,也不需要黃龍飛來當這個總理了!正是因為這一點,黃龍飛也知道自己的外交能力有幾斤幾兩,也就根本不過問外交上的事情,反正大小外交事務都有林娜在後面擔著,他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管好經濟,改變國內因為戰爭影響,而變得雜亂無序,甚至是一團糟糕的經濟現狀,帶動國家經濟發展,為未來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為此,黃龍飛幾乎沒有關心日本人的死活,他也不想關心,更沒有去聽取外界的意見,那不關他的事情,如果中國經濟垮了的話,恐怕笑著的國家就更多了!而對日本的封鎖,其實也是當年黃龍飛的主要意見,特別是在聽取了王一林與周國輝的意見之後,黃龍飛有種預感,也許,最後並不需要讓部隊去衝鋒,就憑這種封鎖,日本都肯定完蛋了!當然,這還不是黃龍飛最在乎的事情,在他看來,隨著封鎖的深入,戰爭經費正在逐步遞減,而國家生產也正在轉向民用,這才是整個過程帶來的最好的結果!
2047年,中國的戰爭經費預算達到了12萬億,幾乎佔到了政府開支的55%,國民生產總值的25%!這樣高的軍費開支,幾乎壓垮了整個中國經濟!所以,在2048年的國家預算中,國防經費被一下子削減到了4。5萬億,只佔了政府支出的18%。雖然,這在黃龍飛看來仍然有點高,按照他的意思,最好削減到10%以下。但是,再繼續削減是不可能的了,特別是在戰爭仍然在繼續的情況下,保持必要的軍事工業生產速度,這是肯定必須的!當然,為此,黃龍飛幾乎將所有正在建造的主力戰艦全都給削減了下來(嚴重的得罪了海軍),包括12艘航母,18艘戰列艦,34艘巡洋艦,42艘驅逐艦,以及21艘核潛艇。這些在船臺上的戰艦,完工量在80%以上的全都暫時停止建造,等到戰爭結束之後,再根據新時代的國防需要,來確定到底有多少戰艦需要退換,以決定新建造戰艦的數量。而完工量在80%以下的,幾乎都被拆掉了!看起來,這是一筆巨大的損失,但是比起後面節約下來的軍費開支,這絕對是相當划算的,而且戰爭結束之後,中國根本就不需要那麼強大的海軍!陸軍與空軍的遭遇差不多。陸軍重型裝備的產量被砍掉了75%,特別是坦克與裝甲戰車,因為在軍方的分析中,日本本土戰役,不需要太多的重型裝備,因為這是由日本地形決定了的實際情況。空軍的戰略轟炸機產量被砍掉了75%,戰術戰機的產量被砍掉了85%,因為現在中國空軍已經有2100架戰略轟炸機,上萬架戰術戰鬥機了,這麼龐大的機群,不但已經過剩,甚至還在消耗著本已經不多的軍費!人員方面的削減是與裝備削減差不多的。出了海軍方面有所保留,7支主力艦隊都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之外,空軍與陸軍都在裁員,特別是陸軍,350多萬常備軍第一步就被裁掉了100萬。
因為這麼大規模的裁減行動,黃龍飛有了一個外號“和平總理”。黃龍飛不知道這個外號到底是貶義還是褒義。但是正是因為他的這一系列堅決,果斷,而且非常迅速的裁軍行動,為他埋下了禍根,而這也是在戰爭結束之後,為什麼黃龍飛會迅速的退下來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林娜受到了軍隊發來的強大壓力,都是針對黃龍飛而來的!
黃龍飛其實很清楚,這些事情,並不是他一個人的主意,能夠得到批准,至少林娜是支援他的。但是,他心裡更清楚,現在林娜絕對需要一個人出來幫她頂住這些壓力。事後證明,黃龍飛的這種大幅度裁減是絕對正確的。2048年,中國經濟就出現了恢復性的迅猛增長,到年底,基本上恢復到了戰前水平。而在接下來的二十多年中,中國經濟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