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2部分,華夏春秋,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支強大的海軍,中國就不可能完全的保護自己的利益!

接下來發言的是總參謀長田震龍。魯毅與這位總參謀長共事了很久,知道田震龍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軍人,特別是在對戰爭中的戰略問題把握得很好。而田震龍也就是從戰略方面對這次戰爭做出了檢討。這超過了三個軍種司令的高度,首次從一個戰略的角度開始做檢討了!

其實,早在周國輝擔任總參謀長的時代,中國就已經開始全面轉變自己的國家安全戰略思想。在此之前,中國的戰略核心內容是本土防禦,當時,陸軍是三軍種最重要的一個軍種,因為在本土防禦中,陸軍的作用與地位是永遠無法代替的。但是,從周國輝開始,中國的國家安全戰略由戰略防禦轉變為了戰略進攻,即將危險擋在國門之外,加強海軍與空軍的作用,特別是強調軍隊的打擊能力,不再執行一味的防禦政策!

這種戰略思想的轉變是非常緩慢而且複雜的,即使是在周國輝擔任總參謀長的那十多年時間中都沒有能夠完成。而且,這種改革存在著巨大的阻力,就連陸軍出身的周國輝都不能不在乎陸軍將領的意見!但是,這種轉變仍然艱難的開始了,並且到現在,基本上實現了當初周國輝的計劃!

首先改動的是陸軍本身的編制。在建國之後,中央政府為了防禦廣袤的本土,實行了大軍區制,即每個軍區負責一個方向上的防禦。而從根本上來講,這種制度是不合適的,嚴重的窒礙了陸軍的發展,並且將陸軍變成了一個笨重的軍種!而從周國輝上臺之後,第一步要改變的就是這種軍區制。當然,這一步走得是非常艱難的,如果當初沒有周國輝與王一林的共同努力,以及周國輝在軍隊中的重要地位,這步改革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在花了近10年的時間,軍區制才取消,改為由中央直接指揮所有野戰軍,而乙級部隊全都轉為了地方治安部隊,也就是預備役部隊,類似於美國的國民警衛隊!

接下來就是陸軍編制的改革,兵力投送單位是由周國輝提出來的,透過第二次朝鮮戰爭,以及這次戰爭已經得到了檢驗,這種小規模的陸軍編制是適合現代化戰爭的。在和平時期,一個兵力投送單位足以在任何一個地區形成中國軍事力量的存在,而在戰爭時期,又可以靈活的組建成大兵團,進行大兵團戰役。而且這也加強了中央對軍隊的領導,從根本上,劃清了陸軍與海軍,空軍之間的界線,為其他兩個軍種的發展創造了空間!

當然,改革方面還有很多,比如陸軍的領導機制,裝備體系,與空軍海軍的配合問題等等都在一步步的改進。但是在整個改革的過程中,仍然暴露出了一個鮮明的問題,即中國軍隊缺乏一種真正的戰略進攻思想!

這一缺陷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得非常全面。第二次朝鮮戰爭,如果硬要明確歸類的話,其實仍然是一場以防禦為主的戰爭。雖然在戰爭中,海軍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消滅了日本海軍主力艦隊。但是從根本性質上來講,第二次朝鮮戰爭的性質仍然是防禦性的。而在這場戰爭的初期,中國軍隊的保守政策,在很大的程度上仍然是奉行了防禦戰略,而不是徹底的進攻戰略!如果戰爭的初期,中國不將第4艦隊調回來,以掩護自己的東部沿海地區(根據戰後的資料,其實日本一直沒有考慮過在佔領東南亞之前進攻中國本土),那麼中國將更快的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戰爭也許就不用花近3年的時間了!

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中國仍然不重視戰略進攻的海軍,以及承擔戰術進攻的空軍的建設,仍然沒有擺脫保守的防守思想,不然的話,中國在戰爭的初期不會打得那麼的被動。後來有人曾經做過一個無聊的預測,如果中國在這場戰爭爆發初期,就已經轉變成了一個完全戰略進攻性的國家的話,也許戰爭的發起者將不是日本,而是中國了。以當時中國的國家實力,只需要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可以解決掉日本。即使再進行對日本的戰略封鎖,大概也只需要1年半的時間,就能夠達到現實中花了近3年的戰略目的!雖然這種無聊的預測並不具備任何現實的意義,但是可以看出來,中國軍隊的保守思想對這場戰爭產生了多麼巨大的影響!

而田震龍在自己的報告中,也深刻的反省了這種保守思想帶來的災難性後果,同時從部隊士兵一級自我批評了這種思想的錯誤性。這時候,魯毅也不得不承認田震龍不但是一位好將軍,同時也深刻的瞭解到了現在軍隊面臨的麻煩,正在用一種最好的辦法來化解軍隊面臨的裁軍困境!

問題是有,當然也就需要解決,如果已經總結出了問題,而不做絲毫的準備的話,那麼這種總結有什麼意義呢?而田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