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9部分,華夏春秋,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己的意見,先打渥太華,再去多倫多,或者等到下一批增援部隊到達之後攻打多倫多!”
“老餘,我知道你的想法,打渥太華,就有機會殲滅加拿大軍隊的主力,但是我們先打多倫多的話,那麼就可以以更快的速度進入美國本土了!”莫懷聰的語氣就要緩和得多了,因為在他們兩人的分工中,是由余彬負責地面作戰的,而這時候,莫懷聰即使是司令員,他也很在乎餘彬的感受!
餘彬雖然是主管地面戰鬥的,但是莫懷聰畢竟是戰區司令員,所以他也慢慢的冷靜了下來,語氣緩和了很多:“老莫,我也知道你的想法,是要搶在老魏前面進入美國本土,但是從長遠利益來看,我們急於攻佔多倫多的行動意義不大!從政治利益上來看,只要我們打下了渥太華,那麼我們就等於是控制了加拿大,到時候不管是加拿大政府與我們合作,還是不與我們合作,我們都可以名正言順的在加拿大成立一個親華政府,以此來獲得政治上的利益!而從戰略利益來看,打下了渥太華之後,我們就有了向西機動的空間,到時候,我們可以先掃蕩加拿大的其他地區,隨後我們可以選擇是從蘇聖瑪麗突破美軍的本土防線,還是從溫莎突破美軍的本土防線!而從戰術的角度來看,長途奔襲多倫多的難度非常大,而且多倫多是加拿大五大湖地區的中心城市,直接關係到了底特律的安全,美軍不會坐視不管,到時候,美國本土地區的部隊必然要馳援多倫多,而我們沒有足夠的兵力與美軍在多倫多地區打一場大規模的地面戰鬥,而且在後勤保障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而只要我們佔領了渥太華,其實就相當於為進攻多倫多建立了一個前進基地,到時候,要打下多倫多就要輕鬆很多了!”
莫懷聰看著地圖,沉思了半天,才點了點頭:“好吧,你的意見沒有錯,就照你的意思辦,先打下渥太華,讓加拿大軍隊群龍無首,然後我們再掃蕩 太華西部的地區,然後再決定到底從哪個方向上突破美國的本土防線!”
餘彬笑了起來,顯然,莫懷聰說的話還是算數的,即使此時他也不是很情願在渥太華耽擱時間,但是最後還是選擇了讓步。“要想一舉搗毀加拿大政府,那我們還得好好安排一下部隊的行動,另外讓秦空元帥也要多使把勁,這次作戰行動,他們空軍的壓力應該是最大的!”
進攻渥太華的戰鬥是整個加拿大戰役期間最為激烈的一場戰鬥了。當時,加拿大軍隊幾乎放棄了所有方向上的防禦,將主力部隊都放到了渥太華附近。當時加拿大軍隊在 太華地區集結了至少85萬的地面部隊,雖然其中很多都是新組建的部隊(加拿大皇家軍隊本身的兵力就不是很多,而且以加拿大4000萬的人口數量也不可能組織起更多的部隊了),但是仍然有不少加拿大軍隊的主力部隊,所以餘彬計劃攻打渥太華的戰鬥並不輕鬆!
這次,上臺唱主角的是陸軍的裝甲部隊了,而加拿大陸軍雖然也有裝甲部隊,但是規模並不大,甚至組織不起一個整編師的規模,而加拿大地面裝甲部隊也一直採用旅的編制。另外,陸軍的機械化步兵部隊也在戰鬥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在前面的戰鬥中已經有點疲憊的陸戰隊則被放到了預備隊的位置上,為陸軍提供後勤保障,以及隨時去協助陸軍作戰!
顯然,餘彬在用兵上也極為大膽,他一共只派了不到15萬的地面部隊去進攻渥太華,而這其中投入一線戰鬥的只有陸軍4個軍,大概9萬人左右的部隊。而以這麼點部隊就要去攻打有85萬加拿大軍隊防禦的渥太華,恐怕連魏明濤也不敢這麼大膽了吧!但是,餘彬卻很有信心,因為此時空軍已經將整整四個戰術航空隊,超過4200架的作戰飛機部署在了加拿大地區的機場上(其中絕大部分是野戰機場,雖然條件簡陋,但是也足以支援空軍作戰了),另外,還有部署在冰島地區的空軍遠端航空隊的支援。再算是陸戰隊與陸軍部署的遠端炮兵部隊,當時餘彬手裡掌握了一支極為強大的打擊力量,而用這麼多的空軍部隊去支援地面部隊進攻,那麼加拿大軍隊有得受了!
餘彬採取的戰術是將空軍作為進攻的主力,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地面部隊其實只是配合力量,為,空軍提供轟炸目標,同時限制加拿大軍隊進行規避,以加強空軍轟炸的效果!而當時陸軍的另外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切斷加拿大軍隊的逃跑路線,其中一個機械化步兵師在渡過了聖勞倫斯河之後繞到了渥太華的北面,而另外一個機械化步兵部隊則在空軍的掩護下迅速的穿插到了 太華的西面,完成了對渥太華的合圍工作!
這一步相當的重要,因為這讓加拿大軍隊無法流竄到其他的地區去給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