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1部分,華夏春秋,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地球環境出現了急劇變化的話,墨西哥暖流以及中大西洋暖流不可能就此消失的!”
魏明濤點了點頭,在房間裡來回的走動著,同時還用力的跺著腳,似乎這能夠更暖和一點。
“美軍的情況怎麼樣?”
“比我們好不了多少,大概美國佬自己都沒有想到會在得克薩斯州出現這種情況吧,情報部門進行了估計,大概會有數萬到十多萬美軍被凍傷凍死!”
“看來,老天爺都不想我們再打下去了!”魏明濤尷尬的笑了一下,“好了,現在我們得想辦法自救,讓士兵們都儘量呆在房間裡別出去,後勤人員儘量尋找可以燒的東西,沒有取暖裝置,那就去砍樹,把能燒的東西都拿來取暖。另外,醫療人員必須要做好準備,儘量保證醫院的供暖工作,出現凍傷情況要及時解決,堅決不能讓我們計程車兵給凍死了,明白嗎?”
“我已經下達了命令,反正這附近的森林不少,又不是我們國內的森林,能砍就砍吧!”屈駿強壞笑了起來,雖然這是一個原始的辦法,但是卻是一個很管用的辦法。
“另外,增加士兵每天的食物配額,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有條件的話,可以組織部隊進行防寒抗寒訓練,比如跑跑操,做點體力勞動,多出出汗之類的,反正能想到的辦法就先用上,不要管其他的事情了,儘量減少人員的損失!”
很快,中國軍隊就動員了起來,雖然當時在魏明濤手下的大部分部隊都是長期在熱帶地區作戰的,特別是很多二線部隊,基本上就沒有在寒冷條件作戰的基礎。更嚴重的是,大部分其他國家的軍隊,包括外籍軍團都缺乏在寒冷條件下的作戰能力。顯然,這場突然到來的寒流讓他們吃足了苦頭!而讓魏明濤感到比較慶幸的是,第2集團軍群與第3集團軍群這兩支主力部隊因為都在俄羅斯戰場上得到過考驗,而且在歐洲地區作戰的時候也經歷過寒冷的折磨,在他們看來,這場寒流根本就比不上俄羅斯的冰天雪地,很多士兵甚至還開始洗雪澡,進行雪原地區的作戰訓練,很快的就適應了這種新的氣候,也就沒有多大的問題了!
這場寒流來得異常的突然,中國氣象預測部門根本就沒有做出反應,而當寒流席捲了西半球北緯15度以北的地區之後,中國的氣象學家才意識到,災難其實並沒有結束,只是換了個方式而已!
當時,全球性的大地震影響到了海洋中的暖流與寒流。而毫無疑問的,海洋中的這些洋流其實就是海洋的動力機器,也是地球氣候的一大作用因素。從熱帶地區產生的暖流把能量帶到了寒帶,而寒帶地區海洋產生的寒流與暖流交匯之後,不但產生了豐富的生物資源,而且還是使得整個海洋不會變成一潭死水。在最新的氣象學理論中,海洋裡的暖流是公認了的地球氣候變化的決定性動力因素,如果這些暖流突然消失的話,那麼將在全球產生難以預料的氣象災害!
很快,科學家的分析得到了正式,墨西哥灣暖流的流量比正常年份的流量減少了2/3,而中大西洋暖流幾乎全部消失!而這導致的結果就是西半球北部地區失去了最大的能量來源,溫度驟然降低。但是,在北極地區,情況則正好相反。因為北冰洋寒流迅速南下,所以北極地區的溫度反而比正常年份升高了5度以上(最後一次發現,北冰洋溫度升高的主要因素是大量的海底地址活動,導致地殼內部的能量被迅速的釋放出來,從而使得北冰洋溫度驟然升高)。別小看升高的這5度水溫,這點微小的變化就足以引起一場大災難了!
因為北冰洋溫度的聲高,北極地區冰蓋迅速的融化。而這在平常時期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在正常年份,此時應該是北極冰蓋凍結的時候,而不是融化的時候。而冰蓋大量融化導致的結果是大量的浮冰進入大西洋,這又使得北大西洋的水溫進一步降低,產生了形成寒帶風暴的基礎!
當寒帶風暴席捲了北美州,歐洲等地的時候,科學家這才反應過來,但是這時候已經太遲了,因為往年的這個時候,氣溫是不可能降到這麼低的,而且當時歐洲大部分的國家才剛剛從戰爭中掙扎出來,根本就沒有做好抵抗寒流侵襲的準備工作。在八月初,柏林的氣溫已經降低到了零下35度,這是有記錄以來的,同一時期出現的最低溫度了。倫敦的溫度則在11月7號降到了零下40度,幾乎整條泰吾士河都被凍結了!
對於當時的歐洲國家的平民來說,這場寒流比戰爭還要恐怖,因為當時大部分歐洲人根本就沒有做好抗寒的準備,他們甚至連正常的生活都無法保證,哪還有更多的力量來抵抗寒冷的侵襲呢?
僅僅在11月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