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1部分,華夏春秋,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當時俄羅斯為了阻擋中國軍隊的進攻,曾經修建了不下十條堅固的防線,但是結果卻都被中國軍隊輕鬆的撕破了,而結果不但讓俄羅斯遭了滅頂之災,而且還在這些防線上搭上了數百萬的精銳部隊!反之,如果不修建這些防線的話,將這些軍隊投入到機動防禦作戰中去,即使俄羅斯最終無法避免被擊敗的結局,但是他們也至少可以多堅持一段時間吧!
其實,美國的將軍也知道這一點,歐洲戰場上的戰鬥就已經說明了問題,美軍在歐洲地區修建的防線幾乎沒有在防禦中發揮任何的作用,反而成為了自己軍隊的葬身之地。而且,就是魏明濤在歐洲擊潰了美軍的野心,也是魏明濤輕鬆的撕破了他們在歐洲建立的防線,這次面對同一個對手的時候,任何美國將軍都清楚,單純的防線是無法擋住魏明濤的步伐的!但是,防線無用論也有一定的條件,至少在地形方面是有所限制的,這也就是說,並不是任何地方都不適合建立防線,而墨西哥的地理條件就決定了,在這裡修建防線的價值要比運動防禦更高!
除了東部的濱海平原,以及南部的特萬特佩克地峽是沿海的低地平原之外,整個墨西哥幾乎都處於高原之上,這是墨西哥地理的一大特點。而墨西哥高原一直延伸到了特萬特佩克地峽的西面,而在地峽的東面是中美洲高原的延伸部。也就是說,墨西哥幾乎全都是高原地型,而且以山地為主!
這種地理條件其實已經決定了很多正規部隊在墨西哥境內是無法發揮出完全的戰鬥力,甚至無法進行有效的戰鬥,比如,當時中國陸軍的裝甲部隊幾乎就無法在這種地理條件下有效的行動,而海軍陸戰隊甚至很難以在這種條件下行動!更嚴重的是,大部分中國軍隊的裝備其實是難以適應高原地區的惡劣條件的。而當時中國雖然有獨立的山地高原部隊,但是其規模很小,無法獨立承擔起所有的作戰任務!
這一條件,其實就決定了美軍在墨西哥沿特萬特佩克地峽建立防線的有效性了,依靠地型,並且充分利用地理條件修建防線,這是不二的原則,而只要能夠將中國軍隊擋在墨西哥高原之外,那麼中國軍隊要想北上就非常困難了!
為了防禦中國輕型部隊的縱深突擊,美軍這次建設的不是一條簡單的防線,準確的說,應該是防區。整個防區包括了墨西哥南部的恰帕斯州,塔瓦斯科州,韋拉克魯斯州,瓦哈卡州,以及雷羅州的一部分,其防區的縱深甚至到達了墨西哥城的外面!而為了減少防禦壓力,而且縮小防禦的面積,美軍放棄了不利於防守的尤卡坦半島!
這一防區包括了整個墨西哥城南部的地區,其面積之大,甚至超過了法國的國土面積,而美軍為了支撐起這一防區,在該地區部署了至少150萬地面部隊,利用近30座機場部署了5支戰術航空隊,並且還配備了大量的工程部隊,以隨時保證修復防區!
這是一筆非常巨大的投入,而且美國還一直在向該防區增兵。雖然只有短短4個多月的建設時間,但是美軍數萬工程兵,在更多的墨西哥工程部隊,以及民間施工隊伍的幫助下,已經在中國軍隊趕到之前完成了防區南部地區的建設工作,這已經足以讓中國軍隊停止前進了。當然,在整個防區的建設工作沒有完成之前,這裡仍然是很危險的,但是美墨工程部隊一直在緊張的施工,他們只能儘量搶在中國軍隊發動新一輪進攻之前完善防區的建設工作了!
魏明濤也很清楚這一點,雖然他從來沒有把任何防線放在眼裡,但是在經過了仔細的研究之後,他發現這次美軍的防線非同一般了。其防區的深度已經超過了任何輕型部隊的突擊距離,甚至超過了絕大部分遠端火炮的打擊距離!當然,空軍與海軍航空兵的戰機還是能夠對縱深目標進行打擊,但是從根本上講,如果沒有地面部隊的配合,僅靠轟炸是不可能擊潰美軍的防禦的!再從陣地部署上來看,這次美軍全方位的考慮到了輕型突擊部隊的威脅,所以其應付輕型突擊部隊打擊的能力也提高了很多,僅僅依靠之前的戰術是不可能突破這道防線了,而要動用地面裝甲部隊的話,那麼其難度也不會降低很多,因為在這種惡劣的地理環境中地面裝甲部隊的作戰效能將非常低,甚至很多時候還比不上步兵部隊!
美軍的防線越修越堅固,但是魏明濤卻沒有讓部隊繼續進攻,在面對這麼強大的防線時,任何冒險進攻都不會有好的結果的!因此,最好的辦法是等一下,一是讓部隊恢復精力,而是先探明美軍的防禦方式,反正,不能急著進攻!
當然,魏明濤沒有讓42軍這類還精力充沛的部隊歇息下來,尤卡坦半島上的防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