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9部分,華夏春秋,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變反應堆為動力的核潛艇,其初期規劃建造的數量達到了30艘!換句話說,日本每2年半就有一艘戰列艦,一艘航母服役,每1年,就有一艘導彈防空巡洋艦,2艘反潛驅逐艦(戰後,日本取消了自衛能力較差的反潛護衛艦)以及2艘核潛艇。而以日本現在的造船實力,即使全部開工建造這些戰艦,也無法滿足海軍的這一龐大計劃。所以,在2023年的時候,日本就已經開始擴大海軍造船廠的行動,計劃在橫濱,大阪,名古屋,與磐城擴建或者是新建四處船廠,以其滿足日本海軍的建造計劃!
而歐美也在這一時期內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美國主要是依靠恢復國內生產秩序,並且拓展其在條約國內的市場獲得發展的,而歐洲出了透過控制日本的市場獲得了鉅額利潤之外,最主要的就是透過歐洲內部的聯合,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在這裡,需要特別提一下歐洲統一的問題。在中美日俄都在東亞地區耗費著巨大的精力與物力的時候,歐洲人抓住了這兩年寶貴的時間,在歐洲內部實現了初步的政治統一,於2021年透過了歐洲政治一體化條約。但是,要使歐洲政治一體化能夠順利實現,還必須要得到各國議會,以及全民公決的透過,最後還要在歐洲議會內得到透過。而這個政治過程是非常複雜的,特別是要照顧到所有國家的利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大部分國家的政府願意接受統一,但是在全民公決的時候,卻並不那麼容易得到透過了。而一個連民眾基礎都沒有的政府,恐怕就更難帶領歐洲走想強大。當然,最後統一的歐洲到底實行什麼制度,這還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2025年,歐洲的主要國家,包括大部分次要國家政府與議院都透過了統一的決議,剩下的只是怎麼在各國的全民公決上讓這一決議得到透過了。而此時,主導歐洲統一的法德意英等國也意識到,在沒有提出一個完備的,詳細的,而且能夠得到大多數國家民眾支援的決議之前,倉促的將不成熟的決議提交到各國進行表決,結果肯定是悲慘的!所以,歐洲在此時暫時停止了一體化程序,後者說是開始尋找一個更妥善的辦法。最後,歐洲4個主要國家提出了先施行聯邦制,然後再在聯邦制的基礎上實行共和制。而這種將政治一體化分為兩步走的計劃,大大的降低了可能遇見的難度。
年底,關於政治一體化的新決議首先在法德意英四國進行表決。但是,意想不到的變化就在這個時候產生了。法國首先進行全民公決,最後卻只有45%的人支援政治統一,反對的卻佔到了40%!而隨後,在德國,義大利進行的公決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都沒有半數以上的人支援政治統一!而最後,在英國的公決遭到了慘重的失敗,反對統一的竟佔到了55%!
可以說,歐洲的統一是一波三折,就連四個主要國家都的公決都沒有成功,就算有幾個小國家的公決得到了透過,但是這仍然不足以推動歐洲統一前進。到了2026年,歐洲一體化程序終於被迫停止了下來,卡在了最後一道關卡上!
2028年,一場出乎預料的地區性經濟危機在歐洲爆發了。經濟危機讓歐洲各國都認識到,單一行動的力量確實太弱小了,一個沒有統一到一起的歐洲,將什麼都不是!出任意料的經濟危機最後解決了歐洲內部的矛盾,為統一鋪平了道路。
2029年,大部分歐洲國家的全民公決都得到了透過。一年之後,當英國在第三次公決得到透過之後,歐洲政治統一的最後一道障礙消失了!2031年,歐洲各國在巴黎簽署了統一協議,按照協議規定,在前15年之內,歐洲將實行聯邦制,只設立一個統一管理軍事,外交與經濟的聯合政府,15年之後,再次進行共和制的公決,決定是實行共和制,還是繼續延續聯邦制!
當然,歐洲的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很清楚,只有統一到一起,歐洲才能夠成為世界一極。但是,歐洲的統一是非常坎坷的,即使是在統一之後,歐洲的發展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而真想成為世界一極,歐洲需要走的路還很遠呢!
而在歐洲走向統一的時候,世界並不平靜,而也許正是這種外界來的壓力,促進了歐洲的統一。當然,這種全世界的動盪,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不是好事。這其中,最嚴重的自然是在海灣地區爆發的一場誰也沒有預料到的戰爭!
只從美國撤出伊拉克之後,海灣地區的局勢就出現了巨大的轉變。在南亞戰爭之後,中國的勢力已經透過伊朗進入了海灣地區。而美國在執行全球收縮政策之後,也很快就退出了海灣地區,特別是在沙特新國王登基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