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部分,華夏春秋,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38軍軍長將留在北京,指揮那支已經換成了42軍戰士的38軍,38軍臨時指揮官將由羅開在前線任命。
而在38軍之外的另外一支重型部隊39軍的辦法也與38軍相差不了多少,只是這兩個重型軍的裝備運輸問題害苦了那些主管後勤的官員。另外,第15空降軍本身就是一支高機動性的部隊,在全面輕型化之後,已經能夠在24小時內到達中國的任何一處地方,並且投入戰爭行動中。所以第15空降軍並不需要提前轉移駐紮地,只需要在東南沿海地區佈置好基地就夠了。而海軍陸戰隊第1,第2師本身就部署在東南與南部沿海地區,而且機動性也非常強,所以也並不需要進行調動。
在陸軍之外,空軍的調動最為明顯。雖然周國輝答應調派300架先進的作戰飛機給羅開使用,但是羅開的“需求”卻更多,他直接想到的是那數千架被封存在大後方的老舊戰機。先不說那些羅開有特殊用途的老舊戰機。就算要在東南地區部署300多架先進的作戰飛機,這個動作也並不小。光是那60架F…15(“陣風”的國內編號),120架F…11(Su…27的國內編號),120架F…13(Su…30的國內編號)就需要大量的基地與後勤保障。另外還有F…10這些輕型戰鬥機需要部署。而空軍的調動並不是飛機飛到什麼地方就可以用,一箇中隊20加的Su…27部署需要五架伊爾76運輸機攜帶其地面保障系統,另外還需要相應的地面設施。而且空軍的調動所代表的意義更加明顯。所幸的是,這三百架作戰飛機都是遠端戰機,而且在東南沿海地區都有相應的地面保障設施,所以暫時可以先部署在安徽,江西,到戰時才前調。
而在這場緊張準備的戰爭中,海軍的壓力是最輕鬆的。美國的第七艦隊擺在那,日本自衛隊的艦隊也在附近,另外還有臺灣那支不弱也不強的海軍艦隊,所以海軍並不準備正面迎敵,畢竟這是在中國附近的戰爭,空軍已經能夠承擔起絕大部分的任務了。海軍動作最大的是潛艇部隊,這將是對臺灣封鎖的關鍵。而潛艇本身就是隱蔽性極強的部隊,所以大規模的調動也並不會引起太大的反應。
完成部署只是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戰爭能夠順利開展的一個方面的保障。而在這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情報收集,以及對臺灣重要目標的確認工作了。
臺灣是一個島嶼,根本就沒有縱深可言。臺灣大部分的軍事設施都是暴露在外的,特別是西部地區的機場與軍事基地都在解放軍近程彈道導彈與遠端火炮的覆蓋範圍之內。而臺灣重要的工業設施也在西部平原地區,這些目標的確認都非常容易。
相對於一般的島嶼來說,臺灣的情況就要更復雜一些了。在臺灣東部地區是中央山脈,另外還有阿里山,玉山,雪山等較小的山脈。而臺灣東部山區中,就有數座超過了3000米的高峰,這不但是一道將臺灣分成了東西兩個部分的分界線,也是一道保護臺灣東部地區的屏障。而在臺灣政府一直執行臺獨政策時,就格外重視對這些原本並不看重的地區的軍事建設。
在“建發計劃”中,臺灣在花蓮縣耗資400億新臺幣修建了“佳山基地”,另外在臺東縣花費100多億新臺幣修建了“志航基地”。這是臺灣在東部地區的兩個最大的秘密軍事基地。這兩個基地的作用很簡單,也很明顯,就是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將臺灣空軍的絕大部分戰機隱藏到這來,儲存空軍戰力。而這兩個基地確實也有實力達到這個目的,其能夠容納400架戰機的巨大容積就足以裝下臺灣空軍80%的先進戰機了。但是這兩個基地的缺點也很明顯,如果臺灣空軍真淪落到需要到這最後的避難所來逃避打擊的話,那麼他們還能有多少戰機?而且這些戰機到達這後,還能夠對戰局起到多大的影響呢?
而在這兩個地下空軍基地之外,最新的地下潛艇基地也已經完工。雖然臺灣當局並沒有著重這個可以容納八艘潛艇駐泊的地下潛艇基地,但是其作用卻並不比那兩處地下空軍基地小。
臺灣搞獨立,最害怕的就是因此引來的戰爭,而在戰爭之中,臺灣最害怕的又是遭到大陸的全面封鎖。臺灣是一個島嶼,而島嶼最缺乏的就是資源。臺灣超過80%的能源需要進口,幾乎所有消耗的石油都要依賴海運,另外在各種礦石,以及別的重要原材料方面,臺灣都需要從外面的世界獲取。而臺灣更是外向型的經濟體系,幾乎所有重要產業都依靠海外市場。所以海路交通的重要性,對臺灣來說,比任何方面都重要。96年臺海危機時,大陸一次演習就讓臺灣股市大跳水,所以,當戰爭爆發後,臺灣只要一遭到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