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部分,華夏春秋,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只依靠一次帶有很大機會主意性質的行動來完成祖國統一,本身就不是一件可靠的事情。但是卻不能忽視這方面的可能性。所以,搞清衡山地下指揮所的結構,並且在合適的時候執行一次外科手術式的打擊,這卻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不管是衡山地下指揮所,還是“佳山基地”、“志航基地”與“底下潛艇基地”,這些具有非常重要軍事政治意義的目標都將是重點打擊物件。而解放軍手中也並不缺乏對付這些埋藏在地下數十米,甚至數百米深處的武器裝備。
以解放軍最新式的2000千克級鑽地炸彈來說,其超過五十米的鑽深已經足夠對付任何一處地下基地了。但是要對付如同衡山地下指揮所與“佳山基地”這樣龐大的地下基地系統,在沒有確切情報支援的情況下,使用常規炸彈並不是件容易辦到的事情。雖然鑽地核彈有足夠的威力摧毀這些目標,但是在這種統一性質的戰爭中是絕對不適合使用這種將受到極大指責的武器。所以,要想摧毀這些地下基地,最重要的就是獲取足夠的、準確的情報了。
而解放軍手中欠缺的就是這些。光是一個衡山地下指揮所的情報就少得可憐,雖然這處臺灣最重要,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地下基地已經興建運做了幾十年,但是解放軍情報部門對其的瞭解仍然只限於皮毛。而“佳山基地”、“志航基地”與“地下潛艇基地”的情報就更少了。這也是為什麼羅開並不把希望寄託在“斬首”行動上的主要原因。
當然,有困難並不表示要退縮,只要有希望就要爭取成功。所以,在戰前的情報收集中,對這幾處地下基地的情報收集工作最為重要,但是取得的進展卻很讓人失望。而在戰爭目標的選擇甄別中,該四處地下基地也被列為了最高的“甲A”級,也是僅有的四個“甲A”級目標。
除了這四處目標外,臺灣軍隊的絕大部分基地也都得到了確認,並且按照優先順序進行了安排。
臺灣陸軍方面,第6軍團所在的桃園中壢;第10軍團所在的臺中;第8軍團所在的旗山;臺灣“花東防衛司令部”所在的臺東;以及金門、馬祖、澎湖地區的陸軍指揮所與駐地都是“甲C”級目標,是必須在登陸前保證摧毀的目標。
臺灣空軍方面,駐紮第5(401)戰鬥機聯隊的桃園基地;駐紮第2(499)戰術戰鬥機聯隊的新竹南寮基地;駐紮455聯隊的嘉義“水上”基地;駐紮第3(427)戰術戰鬥機聯隊的太中清泉崗基地;岡山空軍航校所在的岡山基地;駐紮第1(443)戰術戰鬥機聯隊的臺南基地;駐紮第6(439)運輸反潛聯隊的屏東基地(臺灣從美國購買的E…2T就部署在這裡);駐紮第7戰鬥機訓練聯隊的臺東“志航”基地;東部指揮部所在的花蓮及佳山基地;駐紮有少量F…5E戰鬥機的澎湖馬公基地等空軍基地,以及防空炮兵司令部駐桃園八塊;桃園、新竹、清泉崗、臺南、屏東、臺東、花蓮,臺北周邊的6個陣地,南港區、新店安坑山區、五指山等,以及部署在臺北三芝、高雄大崗山、澎湖、東引、臺中、臺南的6地。這些部署了大量防空導彈的重要地區,一起前面的空軍基地都是“甲B”級目標,必須保證在第一波攻擊完成之後,摧毀或者癱瘓其戰鬥力,而且其中的幾處重要空軍基地還必須保證奪取其控制權,作為解放軍登陸作戰的第一波攻擊。
臺灣海軍方面,裝備“拉斐特”級護衛艦的131艦隊所在的基隆;裝備“成功”級(美國“佩裡”級)的124艦隊,另外還有192水雷艦隊、登陸艦隊、勤務艦隊、潛艇戰隊、導彈快艇答對的左營基地;146驅逐艦隊所在的馬公基地;裝備有“濟陽級”(美國“諾克斯”級)6艘與“成功”級2艘的168巡防艦隊所在的蘇澳“中正”基地都是“甲C”級目標,必須在登陸前保證摧毀或者癱瘓其作戰能力。
從這些軍事目標的數量上來看,解放軍要想達到一戰而定乾坤的目的,其難道是相當大的。光是按任務對導彈與戰機進行分配就是個巨大的困難。而且其中大量的“甲”級目標都需要達到摧毀或者癱瘓其作戰能力的目標,這就讓第一波攻擊的規模無法控制。而羅開手中的導彈與戰機數量卻是有限的,即使彈藥能夠得到足夠的保證,但是能夠一次性投放的火力卻有限。所以,在尋求硬打擊的同時,還必須要進行別的方面的努力,才能夠順利的達到戰爭目的。
而在空軍,遠端炮兵與二炮之外的選擇只有兩個。一個是使用非常規力量。這並不是說的用核生化武器,而是合理的使用特種兵,達到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戰果的目的。但是特種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