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8部分,錦衣夜行,冥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目不斜視,似乎不曾看見他進來似的。
只聽那位四品武官仍在講述:“……簡定乃陳氏故官,當初我朝廷兵馬攻打交趾時,他曾代為引路,並號召舊部助我天兵自水陸兩路攻打黎氏,我朝廷在交趾設立三司、州縣之後,皇上隆恩,封他為指揮使。因我朝廷不復立陳氏後人,簡定心中不服,竟掛印逃去,在化州吸收舊部、招降了幾股散潰為盜的安南亂兵舉旗造反。
這簡定自立一國,國號大越,稱日南王,趁英國公大軍北返之機,攻克鹹子關,扼住三江府往來要道。當時,交趾布政使黃福曾向皇上祈請援兵,皇上於北征之中傳下旨意,著令黔國公沐晟發兵五萬再徵交趾。沐晟將軍與簡定一戰,簡定即佯敗而走,沐晟將軍恐他逃入深山不易追剿,急急追趕,不想正中埋伏,沐晟將軍臨危不亂……”
朱棣聽到這裡冷哼一聲,淡淡地道:“敗了就是敗了,就不要給他臉上貼金了,說說接下來的事吧!”
那武官有些尷尬,語氣頓了頓,才道:“沐晟將軍……倉促收兵,檢點損失,已傷亡逾萬,更遺落了許多盔甲器械和火器,盡落入安南叛軍之手。沐晟將軍本欲整軍再戰,可……簡定一戰大勝,使得陳氏故官紛紛響應,鄧悉、阮帥等陳氏故臣紛紛造反,有的自署官爵,殺將使,焚廬舍,仍打陳氏旗號,有的自立稱王,我安南守軍顧此失彼,難以控制,因此沐晟將軍命末將回京,再和皇上搬請救兵!”
朱棣聽他說完了,沉著臉一擺手,那武官便趕緊欠身施禮,退了下去。這書房裡隨便拎出一個來,官兒都大得壓他個半死,何況裡邊還躺著一條真龍,也真難為了他,居然還能說出話來。直到離開書房,他才呼呼地喘了幾口粗氣,只覺眼前直冒金星,卻是因為方才過度緊張,呼吸錯亂而至。
那武官一退下,漢王朱高煦就氣憤填膺地道:“父皇在交趾設郡縣,是因為陳氏絕後,應安南軍民所請。我朝廷自將安南作為內郡治理之後,厚待陳氏故臣,大多加封官職,又詔訪安南明經博學、賢良方正之人入朝為官,可是這些蠻夷,自以非類,居心叵測,似此頑逆,朝廷當立發大軍,予以征討!”
朱棣瞟了夏潯一眼,夏潯的眼簾立即垂了下去,這一番無聲的交流,是因為當初朱棣有意納安南為內郡時,曾想把這份大功送給夏潯,而夏潯卻提出徵安南易、定安南難,建議皇上扶持傀儡,以夷狄治夷狄,朱棣對此很是不以為然。
結果,安南果然是順利打下來了,打得過程可謂摧枯拉朽,可是張輔大軍剛剛一走,反軍叛旗便四處高張,正應驗了夏潯此前的預測。但是現在即便證明他是對的,朝廷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撤兵,切實的利益固然需要計較,國家的尊嚴同樣是一種利益,它不是經濟利益,卻是一種政治利益,眼下只能打,他不可能趁機提出退兵。
同時,證明他是對的,他更要謹慎謙虛,萬萬不能露出自鳴得意的模樣。曹操愛才,可那建安七子之首的孔融恃才傲物,過於賣弄,惹得曹操極度憎惡,最後還不是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想證明自己比老闆更高明的人,絕對不是一個真正高明的人。
張輔、徐景昌、金忠顯然也都清楚,眼下只有出兵!
大明剛剛在那兒設了郡縣,有人反旗一舉,這邊便馬上改弦更張,那叫什麼玩意兒?大明朝廷的體面都要丟盡了。所以,眼下根本不是討論在安南設郡縣是否合理的時候,除了出兵,大明沒有第二個選擇。哪怕是連番的戰爭剛剛結束,因這決定,百姓肩上剛剛減輕下來的負擔又要變成重負。
“出兵……出兵……”
朱棣喃喃自語,屈指輕叩著膝蓋,半晌手指忽然一停,說道:“沐晟已經吃了敗仗,當使何人再徵安南?”
朱高煦馬上拱手道:“父皇,兒臣願掛帥出兵,征討安南。只要給兒十萬大軍,兒必馬到功成,提那一眾叛賊人頭,呈於御前!”
“臣以為,不妥!”
這句話一說出來,朱高煦的臉頰就繃緊了,只聽聲音他就知道是夏潯,就算不聽聲音,在場這幾個人,又有誰敢當面跟他唱反調?是張輔、金忠還是徐景昌?他們都不敢,唯有夏潯、唯有這個該死的夏潯!
果不其然,緩緩站起的正是夏潯,夏潯道:“兵,是一定要出的;仗,也是一定要打的!但,去年徵安南,發兵數十萬之眾,北征韃靼,又發二十萬大軍,西域雖沒打起來,數十萬大軍枕戈以待,人吃馬喂,加固城防、趕造器械,這些都是錢。
為此,徵調役夫總數逾百萬,從農田中奪走了多少青壯勞力?朝廷消耗巨大,百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