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4部分,錦衣夜行,冥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夫妻二人請他在小客廳裡落坐吃茶,問起被擄上島之後的情形,夏潯撿那能說的就說,不能說的就編,於仁夫婦都是坦誠忠厚的人,哪有半點疑心。

夏潯又從於夫人手中討過那個襁褓中的孩子,見小傢伙生得天庭飽滿,眉目清秀,到了自己懷中不哭不鬧,只睜著一雙黑如點漆的大眼睛,定定地看著自己,粉嫩嫩的煞是可愛,心中也很是喜歡。

他伸出一根手指,讓那小傢伙抓著,逗弄著他,隨口笑道:“令公子生得好生可愛,不知可取了名字麼?”

談起自己兒子,於仁也是笑得合不攏嘴,他三十一歲了,這才有了孩子,擱在這個年代,已經接近老年得子的範疇了,平日兩口子為了生子求醫問藥,廟宇道觀也沒少去,哪能不珍惜。

於仁眉開眼笑地道:“為兄已經為他取了名字,單名一個謙字。謙謙君子,卑以自牧,為兄並不指望他來日顯貴聞達,只希望他能謹身自省,做一個坦蕩君子,也就夠了。”

“謙,于謙,于謙……”

夏潯唸叨了兩句,身子突然一震,險些把那孩子丟在地上:“老天,我懷裡這個小傢伙,不會就是於少保吧?”

第228章 死亦有時

於仁見夏潯神色有異,忙問道:“賢弟怎麼了?”

夏潯定一定神,忙道:“哦,小弟不曾抱過孩子,只覺這小小的人兒,身子骨都是嫩的,抱得輕了也不敢,抱得重了也不敢,有些手足無措。”

於仁聽了哈哈大笑,連聲道:“怨不得,怨不得,莫要說你,當穩婆把小兒抱出產房的時候,瞧見他那小小的模樣兒,為兄也是手忙腳亂半晌,不敢去抱呢。”

於夫人笑吟吟地自夏潯手裡接回兒子,這時下人來報,酒菜已經備妥,於仁連忙起身道:“賢弟,請。”

于謙滿月酒後又已過了十多天了,這兩天已經沒有迎來送往的客人,今天純是自家人的一頓酒席。既然是家宴,就沒外人那麼多講究了,家中男女老幼都要上席的,於仁不避嫌疑,讓夏潯與自家女眷同席,這也真是把他做自己兄弟,沒當外人看。

夏潯一進宴客廳,就見一位年邁的老婦人被攙上筵席的上首,那老婦人怕不有七八十歲了,白髮蒼蒼,滿面皺紋,夏潯連忙佇足道:“這位老夫人莫非是……於兄的祖母?”

於仁解釋道:“這位是苗婆婆,在我於府做了一輩子的事了。”說著快步走上去,拉開椅子,扶那老婦人坐下,神態恭敬,如同對待自己的長輩。

夏潯聽他言語,這苗姓老婦人只是於府一個傭婦,不禁有些詫異,莫非這老婦人有大恩于于家?待他回來,在自己旁邊坐下,夏潯便悄聲問起,於仁肅然道:“賢弟誤會了,苗婆婆自幼就在我家,她侍奉過我的祖父,也侍奉過我的父親,現在她已老邁,我這做小輩的,自然該像子女一般的尊奉她,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麼?”

夏潯聽了不禁肅然起敬,對一個僕人尚能如此,於仁的道德、胸懷,可見一斑。有這樣的父母,于謙又怎能不受影響?如此家教,難怪他後來能成長為那樣一位驚天動地的人物了。

夏潯搜腸刮肚,隱約想起于謙好像就是蘇杭一帶的人,再看到於仁家的環境,想到于謙的年紀,幾乎已可斷定這個于謙就是後來的於少保,想想名垂青史的於少保,方才就抱在自己懷裡,他那粉嫩嫩的小手,還抓著自己的手指,被自己逗弄著咧嘴傻笑,口水都灑到了自己袖子上,夏潯真有一種做夢的感覺。

於仁雖是飽學之士,卻沒有滿口之乎者也的酸氣,和夏潯攀談起來,很對夏潯的脾氣,兩個人酒逢知己,喝得正覺暢快,忽聽街上一陣喧譁,雖隔著一個前院兒,猶自傳進房中來,於仁不覺一怔,訝然道:“非年非節的,這是在鬧些甚麼?”

使了人去察看,一會兒那家丁跑回來道:“回老爺,這是當朝曹國公、太子太傅、左軍大都督李景隆李大將軍凱旋了,杭州府軍政法司各衙門的官員都去迎接,吹吹打打的甚是熱鬧,大街上軍伍行列整齊,正列隊透過,煞是威武,許多人都在圍追觀看,老爺可要去瞧瞧麼?”

於仁看看夏潯,哈哈笑道:“賢弟,咱們同去。”

“好,於兄請。”

夏潯也正想瞧瞧李景隆此時模樣,便也隨之站起,向嫂夫人於黃氏告一聲罪,大步走了出去。

杭州府軍政法司各路官員遠迎十里,將凱旋而歸的李大將軍吹吹打打地迎進城來,又有杭州士紳名流獻禮道賀,熱熱鬧鬧地列隊進城。

李景隆沒有追上陳祖義,陳祖義一溜煙兒地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