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她嘆了口氣拿出了物資
相識於微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章 她嘆了口氣拿出了物資,人家吃糠我吃肉,隨軍過上好日子,相識於微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沈七七想著以他們的身份,大機率分不到什麼好東西,應該是啥啥都缺。
又怕他們萬一連口正經的鐵鍋都沒有,做飯怕是也不方便。
她拿出白麵,打進去幾個雞蛋,烙了幾張蔥花大餅。另外裝了些家裡的油、鹽和糖。
她想多拿點糧食,又怕多了後不好藏,放在牛棚裡被人看到怕是不好,只拿了十斤白麵。
其餘的,等她明白那邊的情況後,再說。
將這些東西放在了提籃裡,轉手就把提籃放進了空間,這才踩著腳踏車出發了。
牛棚一般都建在村尾、山腳等地方,她特意挑的小路走,裝作一副不小心到了牛棚的樣子。
可她卻是多慮了,現在玉米剛收回來,也曬乾了,全村的女人孩子都去播玉米粒兒了。壯勞力們則是去刨玉米杆兒,這些可以留著喂牲口,還可以做柴火燒。
沈七七把腳踏車停的遠遠地,走路去的牛棚。就見那裡靜悄悄的,觀察了會兒,見四下也無人,這才躡手躡腳的溜了過去。
牛棚外有一個冷灶,上面有個破舊的大鐵鍋,邊上堆放著柴火,這可比陶罐類的強多了。
看來這海角村的人,多少有幾分人情味兒。
牛棚裡面低矮昏暗,也沒有門,旁邊兒有塊兒木板,估計是晚上睡覺時候當門用的。
沈七七一腳邁進去,適應了一下才看清裡面的情形。
這裡顯然被細心打掃過,挨著兩邊是一張張用茅草鋪的“床”,中間留了一條窄窄的路,看得出來,這已經是最大限度的整潔了。
空氣中有濃烈的牛糞味兒,難聞卻又不得不聞。
茅草床上躺著休息的幾個老人見有人進來,禮貌地坐了起來。
白老太太問道:“你找誰?”
沈七七看了一圈,四個老人,全都灰頭土臉有氣無力的樣子,心頭莫名一緊。
問道:“這兒有沒有一對姓傅的中年夫婦?我聽說他們下放到了海角村。”
白老太太:“你是找春城和姚舒嗎?”
沈七七點點頭:“對、對,他們是在這裡嗎?”
白老太太道:“是在這裡,不過他們上工去了,這幾天農忙,得天黑了才回來。要不,你晚點兒來?”
白老太太不知道沈七七找傅春城兩口子有啥事兒,不過他們身份敏感,也不想著和這姑娘多接觸,這樣對誰都好。
沈七七有點兒猶豫,她人都來了,怎麼都得見上一見面。直接過去找人就有點兒太顯眼兒了,想著要不要讓這幾位幫忙去叫一下。
就在此時,草床上原本睡著的小嬰兒睡醒了,一睜眼嗷嗷直哭,打破了這份沉默。
屋子裡的四個老人全都圍過去哄,其中一個老頭兒,還想把孩子抱起來。
但八個月大的孩子已經有點重量了,老人沒什麼力氣,險些把孩子摔了。
“我來,我來。”沈七七立馬過去把孩子抱在了懷裡,又扶了老人坐下。
讓小傢伙趴在自己肩膀上,抱著溜達了兩步,可奶娃娃還是哭個不停。
“咋了這是?她怎麼老哭?生病了還是淘氣?”她其實還挺會抱孩子的,上一世在孤兒院,經常就是大的照顧小的。
但她已經抱的很舒服了,這孩子還是撕心裂肺的哭。
白老太太憐憫道:“這孩子是餓的,可憐她這麼小,就跟著我們遭這樣的罪。”
沈七七問道:“你們都沒吃飯?”
幾位老人沉默了,他們已經斷糧了,還不知道下一頓什麼時候能吃上。
丁老太太站起來道:“我去找村長借糧,咱們這些歲數大的提前進土裡也就算了,可這幾個小的得吃啊。”
鍾老頭搖搖頭道:“咱們的頭還不夠低嗎,只怪這孩子生不逢時。”
沈七七本不想多管閒事的,她管傅春城兩口子也是因為一個親戚關係,一個她收了人家的古玩。
可沒想到這些人的情況這麼艱難。她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接受的教育不容許她漠視生命。
默默嘆了口氣,把孩子放到了茅草床上,說道:“啥逢不逢時的,是個生命就值得尊重,我有吃的,你們先等著。”
她說著就出了牛棚,找了個沒人的地方,把準備的滿滿一提籃東西從空間裡拿了出來。
一路上小心翼翼,拎著就衝到了牛棚裡。
沈七七從最上面拿起一張從蔥花餅,給幾個老人一人撕了一塊兒,這才道:“這孩子長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